「離校之後,幾乎就管不到了」。逆風少年離開矯正機關後要追蹤輔導至少一年,但這個俗稱「後追」的過程,難度卻很高。曾在少年矯正學校誠正中學擔任校長多年,今年甫卸任的顏弘洺說,現行做法是少年離開校門,會有社會局社工和法院接管,但實際卻形同所有約束歸零、關懷歸零,根本無法掌握實況。

顏弘洺說,誠正中學現行的後追系統,會在孩子離校之後,電話追蹤一年。但這一年,也只是透過通話了解少年的狀況,無法掌握實際情形,甚至很多孩子是「陽奉陽違」。

「改變是賺到,沒有改變是正常的。」顏弘洺感慨的說,感化教育「失敗的案例其實是一半以上。」許多少年一旦離校回家,說不定晚上人有沒有回家,都沒人理。

新北市兒童少年福利科長劉倩如坦言,想拉回少年其實像打地鼠,要立即精準解決他們的問題,「精準打到議題,他才會信任你。」因為大部分受輔導少年對後追都很反感,覺得社工很煩人。她形容,跟後追少年聊天,都像在打地鼠,只要他們肯丟問題,就要趕緊回應、解決,否則信任一旦失分,只會讓後續更難走。

第一線社工則指出,後追障礙主要來自於名冊派案上「只有名字的少年」,這些孩子社會化較高,一旦第一時間沒聯繫上,想再找到就得費一番工夫。此外,社工雖然可以提供看法,但選擇權還是在少年手上,因此社工的個人魅力很重要,要有「被接納」的技巧。劉倩如也說,只要給這些孩子善的回饋,他們都會記住你,都會在他們的成長過程留下一筆。(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19.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