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貞玫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工師學分班學生)

根據《香港01》在今年(2019)09月14日的報導內容中指出,有一名男子(親生父親)從2015年6月開始,對當時16歲的女兒伸出魔爪,3年多來不僅5度非禮她,還數次性侵得逞,過程中無視她的反抗,一邊哄騙「看過外國好多父女都可以一起」、「因為妳媽老了」、「給我進去好不好」,一邊強脫她衣服,就算少女痛得哇哇大叫,男子依舊不理會。後來她在參加學校訓練營時突然情緒失控,在老師的追問下說出實情,不過,擔心媽媽不相信,仍拒絕報案,就這樣隱忍了3年,去年的09月,19歲的少女又遭男子抓胸、摩蹭,隔日,她向姊姊訴苦,在姐姐的勸告下,終於鼓起勇氣報案,而案件13日在香港高等法院開審,男子否認非禮、強姦及企圖強姦等7罪,後續還有待法院審理。

從聯合新聞網在2017年03月09日的報導中提到在桃園市前2個月就通報上千件家暴、性侵案件,平均每天發生近20件。又根據家扶基金會在2016年12月的分析報導中指處92%是熟人所為。再加上透過2014年全國的性侵通報數據,高達11,086人,其中63%是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而加害12歲以下的兒童者,也高達35%與孩子有血緣關係。並且勵馨基金會的一項調查研究中更是發現,94位因家內性侵而進駐家園的受訪個案,平均受害年齡為11.53歲,最小者小於7歲,六成個案受害長達一年以上,最久為11年,平均受害時間為3.2年。藉由這些數據顯示兒虐性侵的問題正逐年增加惡化中。

還記得從小的觀念裡,長輩們總是說著不管在外面遇到任何的挫折,唯有『家』是最安全的地方,它是讓我們從小遮風避雨的地方,然而,這些年來世界變了,兩性問題、家庭倫理,甚至於多元家庭的組成,都讓這個曾經號稱『家是安全的堡壘』的名詞在一瞬間裡瓦解了,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個家的本質變了,造成了孩子們對這個安全的堡壘失去信心,變成了不敢回家在外遊蕩成為社會角落的一個大問題或是成為重鬱症、恐慌症、思覺失調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疾病的患者,從此讓她們的人生就在這樣的狀況下度過。

這幾年來,政府與多個社福組織都重視起兒童遭受家內性侵的嚴重性,透過了<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的制定、修正與增訂,一方面教導孩子對於自我身體界線及加強性侵害的認知,並鼓勵她們勇於求助;另一方面通過<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來讓一般民眾若看到疑似兒童及少年遭受猥褻或性侵的訊息,鼓勵積極報案處理,不讓兒童及少年繼續受害。

我絕對相信只要你我願意伸出援手,每個人都能成為受害孩童及少年的釣竿!讓她脫離苦海,並且經由不同單位的努力及陪伴之下,讓她們重新去面對另一個『正向的人生』,學習另一個自我人生的再次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