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睿鵬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工學分學生)

 

近日以來針對所謂的「社工日」,報章媒體、政府官員以及立委諸公紛紛表達一定程度的關切,特別是回應於前些日所發生的社工員薪資低薪、工作時間超時、個案量超量的不公義情事,事實上,不難發現到社工的處境也是現今社會各行業就業市場的一個常態,疑惑的是,政府官員和一般民眾,常會某一特定事件被媒體爆發之後,才會表現關心的積極態度,抑或也是因為特定節日及其特別身分之故,才開始進行一系列的補救方案,缺了什麼去補什麼,壞了什麼就去修什麼,以至於,往往忽略了事前的防「制」以及事後之防「治」,這兩者之間的因果串聯效應,特別是在事情爆發之後所衍生出來的困境和窘境。

當今所要面對的是世代不公、行業不平、分配不均、資源不足的職場環境,再加上社會籠罩著階級政治、金錢政治、民粹政治的競賽氛圍,政府的施政方針及方向,是否能夠具體且有效地落實在我們所追求的民主社會中,從而盡可能照顧到農、林、漁、牧和士、農、工、商等不同的勞動群體,藉以避免因少數群體所掌握的專斷權力和財富分配,進而緩和階級兩極深化的對立難題?再則,在現今新管理主義的發展主導下,人群服務組織所追求之經濟、效率、效能的目標導向,由「社工」這角色所延伸出來的各種人群服務從業人員,像是保育員、生活輔導員、教保員、照服員等,他們權利、權益、權力,是否也該一併做通盤性的整體檢討與修正,特別是關乎到勞動條件、勞動環境、勞動保障、勞動法規等的結構性困境。

尤有進者,「教─訓─考─用─推」人力資本的培育架構,這何止侷限於特定的人群服務工作者?對於紀念節日而來的勞動節、軍人節、警察節、教師節等等基層工作的不同身分族群,他們的工作權益和保障制度,是否也該認真動起來,用以推動一個系統性的全面檢視;最後,仔細認真去探究社會上各行各業群體,也應該在人流、物流、金流、資訊流、技術流等有完整的系統建置,藉此鑲箝互助共好社會裡的每一顆小螺絲釘,使其國家社會和經濟得以有效轉動,以讓彼此間的效能連結更能夠環環相扣,以使國家正當運作並且獲得最大的運作效益。

從「社工日」所要搶救或補正的相關社工權益,以進一步思索造成社工角色失靈的結構性環境及其相解套措施,又豈止於「社工日」這一天通過性儀式的特意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