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小學近年來受少子女化影響,學生人數減少,偏鄉學校受到的衝擊最大,小校的教育品質問題受各方關注。教育部國教署委請台灣師範大學教授洪儷瑜團隊,研發透過「跨年級教學」,讓原本不喜歡上學的孩子越讀越有信心,每天都開心上學,家長直呼不可思議。

為鼓勵更多偏鄉小型學校積極參與相關計畫,教育部國教署請「國民小學跨年級教學之專業知能培訓與推動工作計畫」的基地學校—雲林縣仁和國小開放跨越年級藩籬的教室,於今天辦理公開觀課,分享該校長期耕耘跨年級教學的推動心得,以及於課室中具體可行的操作策略。

仁和國小位處雲林縣大埤鄉一片綠油油的稻田中,全體師生均參與跨年級教學。以就讀於該校低年級的小芸為例,原就讀幼兒園時不喜歡上學,沒想到進入仁和國小後,透過跨年級教學與較高年段的學生一起學習,反而讓小芸迸發優異的閱讀表達與創意,讓小芸越讀越有信心,每天開心上學。

仁和國小校長洪千惠表示,全校學生僅53人,是一所迷你小校,少子女化的現況一再挑戰著教師的思考彈性與創新能力。參與跨年級教學之前,學校已經透過社團和一些校內活動嘗試讓不同年級的學生一起學習。但也非常在乎學生的基本能力,因此決定積極推動跨年級教學在學習領域的實踐,透過扎實的課程設計,期待在強化學生社會性互動的同時,也確保學生的學習成效,這也是學校始終堅持教育品質的初衷。」

洪千惠指出,小班級加上跨年級,讓孩子在學習領域的學習獲得教師充分指導,並同時與不同年段的學生一起共學,大幅增加學生間的互動,也解決社會大眾對於小校學生人數少,群性不足、競爭力不夠之疑慮。

仁和國小的教師靈活運用教學時數安排多元課程,滿足學生的需求之外,也提供更豐富的學習體驗。今天的公開觀課中,特別安排低、中、高年段在語文領域、數學領域、藝文領域及校本課程等實施不同類型的跨年級教學,透過觀課議課以及現場解說和提問互動的環節,現場演示跨年級教學常見的幾種課程形態,讓國內教育工作者能實際參與實施跨年級教學的課室現場,深入瞭解跨年級教學的樣貌。

跨年級教學專案團隊表示,跨年級教學很重要的精神就是差異化教學,透過全班教學、科目交錯、課程輪替、平行課程、螺旋課程等特別設計的教學活動,「跨年級教學的成效並不亞於單一年級班級。」

根據該團隊訪問參與的教師與學生後發現,約有9成的學生喜歡跨年級教學,學生們表示:「課堂上人變多之後,學習起來比較有趣好玩!」、「終於可以和同學們互相討論了,增加很多團結合作的機會!」、「可以觀摩其他人的學習表現,收穫大增。」教師及學校行政人員則認為學生學習動機增加、學生課程參與程度顯著上升,教師們也可以透過共備增加交流機會,增強工作效能。(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19.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