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報導在這一次立法院的新會期裡,有某立委提出希望老農津貼的調整依據,能夠從由現行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改為「經濟成長率」,對此,行政院長也表示認同此一建議,並且強調這樣的變革當可讓農民分享到經濟的成長果實,連帶地,倘若可行的話,那麼,明年(2020年)的老農津貼將從7,556元調漲為7,969元,粗估一年就會多增加30億的支出。

基本上,從1995年開辦的老農津貼,本身就是兼具多重用意的權變考量,特別是每逢選舉的競相加碼,也讓老農津貼從最初每個月可以領到的三千元,一路加碼到目前的七千多元,而一年的國庫支出也超過有新台幣五百億元以及總計發放的金額有近新台幣九千億元之譜,即使是2011年修法通過讓老農津貼每四年隨「消費者物價指數」調整,藉此將金額的調幅予於制度化,但是,基於贏得勝選的現實壓力,多少讓調幅的變革工程必須遊走在從『福利性政策』到『政策性福利』之間的鋼索平衡,更遑論對於老農津貼的政策定調、法令規章及其配套措施的通盤檢討;連帶地,20多年下來的實施發放,又是否針對從需求評估到過程評估、結果評估等等的效益評估機制設計,以思索該項津貼發放之社會效果與成本效益的總體性考察,而這也讓『老-老農-老農津貼』的命題思索,是有進行貫通性思辨的必要,這是因為:

首先是對於『老』的認知解讀,這其中包括有從已老到近老、從待退到已退等等不同屬性特徵的年老人口族群,如此一來,對於所謂『老』的概念內涵解讀,就不單單只是侷限於生理範疇,而是要從生理以延展到心理、社會等面向的蛻變議題,這也使得因應老化的各項配套措施,更是要從經濟安全以延展到健康維護、社會參與、身心療愈等等的全人關懷;連帶地,對於『老農』的操作性定義,自然也不僅止於此一特定的職種,而是農耕性質的勞動型態,究竟對高齡農民帶來那些衝擊影響?換言之,在這裡的針砭所在是有必要從老農以放大到所有老人的對象之間,以及到從老農津貼以擴展到其它福利津貼的類別之間,藉此思索該項津貼的發放,是否有達到或是違及諸如公平性、適當性、合理性、必要性、效果性及其未來性的衡平標準?

最後是對於『老農津貼』的議題檢視,除了關乎到從老農津貼到農民健康保險之間的制度銜接外,也必要重新界定所謂的老農津貼究竟係屬於不當人為性質的社會補償抑或是得以引領族群融合的社會促進,換言之,除了金額調幅的設算基準外,還需要那些積極性差別待遇的策進作為?連帶而來的是祭之保險的手段運用,又要如何讓權利義務對等的農民健康保險,有其更多的文明化意涵,否則,無論是保險或者津貼的手段運用,當只是將『農民』與『老農』視為某種道德裁判的弱勢人口、恃從連結的救助施給以及政治動員的拉攏對象,而無助益於從農業到農田、農耕、農作、農家、農夫、舊農、新農、富農、貧農、真農、偽農以及老農等等照顧難題的結構性解套?

(本文並且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