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女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碩士)

依據文獻資料記載,夾娃娃機的靈感源自於1930年代美國的「挖掘機」(crane machine),是一種讓消費者控制鏟子挖取糖果的糖果分配器,直到1970年代傳至亞洲,台灣一地則是在2013年開始逐漸風行,依財政部<近年娛樂稅徵起情形及稅源分布結構分析>資料顯示︰自2010年至2017年,七年間夾娃娃機店從1,261家成長2.3倍至4,181家,至今年(2018)的九月底止,更是暴增到7,743家,居徵收類別之冠,而14.1億元的實徵淨額則是位居第三,僅次於21億元的高爾夫球以及20.9億元的KTV,值此經濟停滯成長之際,如此爆炸且快速成長的夾娃娃機產業,對於整體社會所可能產生的社會性影響,是值得探討的。

首先,社會學家涂爾幹認為社會現象乃是社會事實(social fact)所擁有的特徵和決定因素,這種社會事實可能產生於人們的社會互動中,也可能記錄在社會風俗及律法裡面,當某一社會事實深入個人的外在行為與內在心理時,社會事實就發生了作用,以此觀之,從製造夾娃娃機台的工廠到低成本且快速獲利的夾娃娃機投資場主以及選擇投入創業當「台主」的小資者,乃甚至於選擇評價娛樂及小確幸的消費者,都算是這一項新興產業中獲利的共生與共犯者,這也算是一種突兀且迷亂的社會現象?

誠然,自從娃娃機風潮開始吹起,央行從去年(2017)就開始鼓勵民眾「殺豬公」,把存起來的硬幣拿出來用,藉以降低央行發行硬幣的成本,但是,隨著這
一年來急遽增加的娃娃機熱潮,央行甚至表示2019年10元硬幣的鑄造預算將會大增,此乃係為了因應夾娃娃機的社會需求;連帶地,央行一再表示出對於低成本、低消費且快速獲利之『末端經濟』、『小資經濟』抑或是『快閃經濟』的支持與鼓勵,卻不見於對於夾娃娃機店到處林立的冰山底下,究竟是潛藏有多少家夾娃娃機店就有多少家實體店面面臨出租困難的經濟蕭條景象。

再則,夾娃娃機店裡各式的物品容易引起學童的好奇而逗留,雖然全台最多夾娃娃機店的新北市在今年(2018)九月業已通過<新北市自助選物販賣事業管理自治條例>草案,規範營業場所必須距幼兒園、國中小及高中職校一百公尺以上,不過,實際上夾娃娃機店不僅遍佈在街頭巷尾、百貨商圈,連捷運大樓也已經淪陷,可謂是無孔不入,對此,大部分夾娃娃機店是24小時,無人看管的營業方式,除了容易成為青少年聚集滋事的溫床外,近日更有女童遭性侵、猥褻等重大治安事件頻傳;另外,行政院消保處及經濟部聯合稽查,發現娃娃機的內容物9成的商品標示不合格,在台主們自負盈虧想賺錢的情況下,只能各憑本事引誘消費者的好奇心,卻是泯滅自己的良心,陳列劣質仿冒品、18禁的玩具、菸酒、食品、化妝品及活體動物等等,遊走法律之邊緣和挑戰法令之尺度,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總之,需求創造供給,供給再衍生出更多的需求,雖然現在由場主、台主風險分擔勝過於過去獨資的經營模式、社群媒體經驗分享的造勢以及商電平台普及的推波助瀾,在在顛覆傳統的商業經營模式,也就造就了夾娃娃機店近年如雨後春筍般的到處林立,然而,對整體社會與人民生活已經造成莫大的影響,對於所產生的負面社會現象,國家機器應該有所作為,從經濟端的確保商圈活絡、警政端的治安維護,教育端的觀念倡導、衛政端的食安把關、稅務端的課稅確實以及最為重要的家庭端的言教與身教等等相關層面,以為全體人民的健康生活把關和復甦國家經濟創造未來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