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自主權利法明年元月6日上路,讓成年民眾能預立醫療決定書,在五大臨床條件下選擇善終方式。但有專家指出,病主法有三大挑戰,一是宣傳太少,二是預立醫療決定的簽署流程太複雜,三是諮商費千元起跳,皆可能讓立意良善的法案推動效率不如理想。

病主法民國104年底完成三讀,讓具完全行為能力的20歲以上民眾在接受「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後,可預先立下書面的「預立醫療決定」,當未來遇到末期病人、不可逆昏迷或極重度失智等五大臨床狀況,可選擇接受或拒絕醫療。

陽明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秀丹表示,病主法預留3年時間讓政府做好準備去推動,至今卻面臨不少挑戰,例如宣傳不夠,不少醫療人員搞不清楚病主法內容,更遑論民眾。

催生病主法的前立委、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執行長楊玉欣說,人有旦夕禍福,已故植物人王曉明生前就躺床47年,當有一部病主法能避免痛苦情事再發生,老百姓卻普遍不知道,「這很嚴重。」呼籲衛福部加強宣傳力道,讓人民的權利早一天行使,少一天受苦。

記者走訪試辦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簽署前需預約諮商時段,除非二等親內的親屬死亡,不然二等親屬至少1人需出席,若想要委任醫療代理人也要拜託他來一趟。諮商團隊則至少有醫護及社工師或心理師3人。

北市聯醫總院長黃勝堅坦言,試辦期間,宣導收手冊能全發完,但等很久都沒人來報名,就是因過程太複雜。陳秀丹認為,醫療複雜,民眾雖有必要接受諮商,但現行方式等同一堆人擠在諮商室,浪費醫病人力和時間。

相較18年前推廣至今的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DNR),簽署流程就很簡單,從醫療機構索取單張,再找2名見證人簽署,最後再交回醫療機構協助註記於健保卡上即可。

陳秀丹強調,病主法的法案內容已相當嚴苛,當五項臨床條件發生,不只要經過專科醫師鑑定,還要經2次安寧團隊照會。她認為,法律應是讓病人的自主權利能輕鬆地被保障,「而不是擾民啊!」建議調降簽署決定書的門檻。

此外,諮商費用也是問題。楊玉欣表示,經試辦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機構回報,若無補助及健保給付,諮商一次的費用約2000到3000元,費用會讓有經濟壓力的民眾卻步。

但減少無效醫療,可省不少健保支出。楊玉欣建議,衛福部應積極決定是否挹注國家資源,讓諮商費全免或讓民眾採部分負擔,花小錢省大錢。

衛福部醫事司科長郭威中說,諮商費用主要看花費時間,由醫院依實際投入成本計算,再提報所轄衛生局核備,中央並未訂費用天花板。若諮商民眾是中低收入戶,醫院可先提供補助,再從已公告的「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推廣獎勵計畫」中申請獎勵金。(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18.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