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前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因應底定的2018年這一場地方選舉,這使得除了成王敗寇的道德指稱外,所謂縣市政府小內閣的團隊組成抑或是不到2年的總統選舉布局,那麼,關乎到新生世代接班卡位一事的延伸性思考,便有它嚴肅思辨的必要。

基本上,之於會有新生世代的接班卡位問題,其所對應的無非是長久之來揮之不去的宮廷霸權或政治世家,就此而言,此一薦舉流動而來的同溫層效應,除了政績良窳的個人實戰能力外,制度性障礙所造成對於新生世代的難以出頭,這除了徒留不佳的社會觀感外,還原回到選賢與能的民主政治,那麼,多元與差異的經世良才,又要如何得以擺脫從政黨派系到家世背景的諸多結構性環境限制。准此,在這裡的論述真義就不單單只是侷限在不同年齡層的世代更替,而是一套競賽流動的公平遊戲規則是否建置完善,藉此讓有志之士投入公共事務的勇氣,是可以被高度期待的;連帶地,從體制內的代議士到中介力量的非政府組織,那麼,對於民主政治發展的論斷,又要如何從角頭崢嶸的單一個人,以進一步思索讓公民社會得以增生更多體制外的監督制衡力量,就此而言,眾人之事由眾人來管的政治真諦,這已然不再是聚焦在選舉結果的個別性榮枯,而是包括從仕途之旅的相關行為人到一般的公民百姓,能否關心生活世界裡的各項不公義情事,進而訴諸於包括投入政壇在內的各種實踐行動,無疑地,在這個層次,當代台灣一地民主政治之於所謂「公共性」(publicness)的關懷旨趣,尚未形塑並且成為一股強而有力的制衡力量。

誠然,政治作為一項志業,核心的關鍵點除了一本初衷的有所堅持外,要如何運籌帷幄以取得適切的衡平關係,這多少指陳出來妥協的藝術或手段,經常是優先於所謂一生懸命的道德想像,就此而言,上述中生或新生世代的接棒議題,自當也是一項綜融性質的命題考察,這是因為:首先,中生或新生世代的內涵界定為何?係為單一年齡、同一年齡組抑或世代之隔的不同年齡層?其次,倘若年紀歲數的大小,成為從政與否的前置或自變項,那麼,相伴而來之『夠格』與『適任』的中介變項,似乎會是日後執政成績的干擾因素,就此而言,『夠格』的操作性定義乃是一項複合變項,其所糾結的也就不單單只是生理範疇的歲數多寡,而是攸關到生理、心理、社會或是其它構面的身心成熟程度;連帶地,所謂的『適任』更應該要有一套從政治素人到政治家的培力機制設計,畢竟,公共事務的投入参與及其所牽扯任何動見觀瞻的身心抗壓和決策能力,不只是侷限在年紀大小的狹隘範疇,如何從當事者的生理年齡、學經條件、家世背景,以思索制度性傳承的法理統治和接班培訓如何可行?

總之,關於新生世代接班卡位一事的延伸性思考,其所彰顯出來的乃是年齡主義之於新生或耆老的不同世代,背後指涉的都是某種程度或形式的年齡歧視,就此而言,從「年齡」變項擴充出來的又會是什麼樣的增生力量和加乘效果,特別是擺盪在充分條件與必要前提之間的「年齡」,其角色定位和功能內涵又要如何被廓清、爬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