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睿鵬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工學分班學生)

今年很榮幸,可以有機會參加《廢墟少年》的新書座談會,並與作者進距離的分享和交流才發現,我們都有默默一群人在關注青少年的問題,同時也發現我們沒有足夠良善的教育環境和政策支持這群孩子,雖然本人今年代表學校參與全國中輟預防業務的研討會,但是,那種形式上的研討會議,並未能有效解決真正的問題,我們仍然可以由諸多報章新聞及書籍,看到關於臺灣現在偏鄉地區所面臨的困難和困境,不論在「理念─政策─立法─行政─服務輸送」等環節上,都有檢討的必要,另外,在偏鄉資源、教育政策、新住民文化融入等綜融問題上,從社居居民生活至社區資源的連結,亦有必要進行通盤的審視和檢討。

一、高關懷少年的問題
弱勢家庭的問題影響來自多方面的面向,如果家庭功能無法維持孩子的生活和教育等多方面的照顧和支持,會給社會帶來嚴重的負擔,而在弱勢家庭中可能有涵蓋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外籍配偶等多方面的面向,政府除了給予有限的殘補式社會福利補助外,更應該積極協助落實弱勢家庭的培力與自立養成;另外,在少子化衝擊下,教育政策整合也面臨重大的變革。偏鄉學校的教育資源減少乃是首要的衝擊影響,孩子們的教育資源漸漸往都市學校集中,造成城鄉的差距漸次擴大,甚至於偏鄉面臨到廢校的生存危機;再加上傳統的教育方式仍然還是離不開學業成績至上的文化迷思,這對於低成就或學習緩慢的孩子無法給予適合的教育環境。

二、單親、隔代教養、新住民文化適應的問題
社會問題與困境,大多問題源於家庭教育功能是否健全有密切的相關,而家庭的教育功能若能有效修復,這對每一個弱勢家庭來說是很大的助益,為數不少漂洋過海的東南亞新住民,是在臺灣經濟受到較劇烈轉型時來到臺灣,而有較多的外籍配偶是嫁到臺灣鄉村藍領階層的勞工,多數是位處於社會較弱勢的家庭;一來先生年紀大,二來可能因生活方式習慣而不願意改變,也不願理解多元文化,以至於配偶間的溝通充滿摩擦,因缺乏自信而來的自卑感。不美滿的外籍配偶家庭所延伸下來的,可能就會是因婚姻離異而產生單親或隔代教養的問題,會把照顧孩子落在爺爺或奶奶手上,以致於缺乏較完整溫暖的家庭照顧功能,易會使孩子走向思想和行為上偏差,加上學校若又無法給予孩子想要的支持和陪伴,心裡更會想逃離學校或用輟學的方式來逃離,然後再去尋找能帶給他溫暖的地方,事實上,他們所認知的溫暖地方,可能是和他們一樣需要情感支持或者有相同困境的身邊朋友,因彼此聯繫而建立起屬於他們自己共同的生活圈和次文化。

三、家庭、學校與社區三者之間的關係如何評估連結
近年社會家庭結構複雜且經濟弱勢的學生不斷增加,我國的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政策並沒有減輕學子的學業負擔,對於學習低成就或學科領域不強的孩子,無法有效得到需要的協助或機會。而大多數中低收家庭更有可能因為家庭經濟的壓力下,被迫提早放棄學業到外頭工作來減經家裡的經濟負擔,對此,該如何重新建構家庭本身的運作功能,這除了殘補式的社會福利應急措施外,更是需要讓家庭培養培力和自立的能力,才是當務之急所需要面對的問題。

對此,當前的教育思維需更為活化,去正視和落實「積極差別待遇」的政策,當我們從偏鄉學校的教育資源做通盤的檢視,教育當局必須要拋棄用中產階級所強調公平的起點思維,相信每個孩子的起跑點不同,並且針對不同的需要做出相對應的資源配套,才能找到孩子們希望和自信。

最後必須透過全體社區的在地力量,更能有效彌補家庭失能;社區可以多方面協力學校,從課後照顧、補救教學、老人共餐、互助團體等活動或課程,請業界或達人進入社區,帶領社區居民正視社區相關的議題,讓社區居民建立凝聚力和社區意識,進而產生社區動力來推動社區改造的能力,藉此讓社區得以妥適扮演家庭、學校或社會的中介角色。

四、代結論
除了在位者對政策的調整以及家庭、學校、社區三方面的協力建構,更重要的是政府跨系統和跨部門有效率的整合系統,偏遠地區的經濟與照顧困境有其多重因素的交織拉扯,面對區域資源的缺乏、社區力量的薄弱,容易在複雜的生活環境裡迷失自我,看不見環境所能帶來的家庭優勢,而在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所涵蓋的生理、心理、社會等三個層面,透過連結資源的有效盤點、開發、整合、經營、以方案引入資源等方式,串聯起家庭與區域內學校、社區等社會資源的相關連結,逐步踏實建構社區內的資源,搭起區域內外資源網絡系統及有效的服務輸送,結合社區鄰里的動力以支撐起安全與支持網,讓社區鄰里一起共同守護互助,漸進式的建立起完善的社會安全網系統,以創造一個「幸福共好」的和諧社會。

參考書目:
李雪莉、簡永達(2018)。<廢墟少年>。新北市:衛城出版
傅凱群、葉庭瑜、盧筱芸、林亞文、朱碧琪、蔡治平、吳佳音。
<學校社工師的偏遠地區家庭工作─以經濟或照顧困難議題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