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理論(Iceberg Metaphor)
1895年,奧地利心理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提出人格意識結構「冰山理論」,將人的意識分為「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三個層次,這其中的意識是「自我」存在之處,指的是海面上可見的冰山,亦即係指個體外在表現的行為,是一種服從於現實原則,壓抑著心中那些原始的本能衝動和欲望,使個體在當下隨時均可知覺到的現象,以及可察覺的意念和動機,雖佔個體心理層面為最小,但卻是不斷的在改變;至於,潛藏在海面下的前意識和潛意識,則是主導行為的基礎,前意識就像是漲退潮時落差之間的冰山層,是種「經驗」與「記憶」,平時並不會一直意識其存在,但在必要時或出現相關線索時,便能突然想起;潛意識則是「本我」與「超我」所在之處,也就是位於海底深不見底的深層區域,是占據個體人格最大部份。冀此,許多時候人們出現讓人無法理解或者出乎意料的非理性表現,其實是由隱藏在意識底下的深大力量所驅動,其來源有二:一種是與生俱來的,另一種是依個體不同生活經驗,藉由意識和前意識壓抑而來。
對此,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師之一,也是家族治療的先驅、社會工作的美國哈佛大學心理系教授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於1972年提出以「冰山」一詞作為一個隱喻,她認為每個人都是一座冰山,能被人看見的,只是冰山一角,也就是海面以上的行為(行動或是故事內容)以及應對方式(姿態)部分,而更大一部分,則是指潛藏在海面以下的冰山深層,那是人的內在,包括喜、怒、哀、樂及恐懼等「感受」,「感受的感受」(感受的決定),信念、假設、預設立場、主觀現實及認知等「觀點」,對自己的、對他人的及來自他人的「期待」,人類共有的被愛、可愛的、被接納、被認同與有目的的「渴望」以及生命力、精神、靈性及核心本質的「自我」等六個層面,也就是從自我開始,層層往上堆疊,最後凝聚成應對方式,往上表現成行為。
承上所述,冰山理論正是一種從具體到抽象,從現象、模式、結構、心智模型到價值觀的歷程,與認知行為理論不謀而合,因此,在社會工作實務中,服務使用者的問題不僅是外在行為層面的問題,更是認知的結果,幫助服務使用者透過學習來改變錯誤的認知,協助服務使用者自助、自立,使其能夠在正確認知的基礎上成為自己的幫助者,以達到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的效果。換言之,不僅要通過行為訓練修正行為,而且還要通過調整個人的認知基模來促進行為的改變。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延伸性概念:認知基模、行為改變技巧、深井效應
(本則小百科係由林淑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