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回收常撿到全身痠痛,但想到阿孫們的笑容,再苦也值得。」
頂著34度豔陽,基隆拾荒婦張玉美帶著國小剛畢業的孫子,推著載滿58公斤回收物的拖車,與來往的公車擦身而過;3小時的奔波,換得僅僅107元,張玉美買了一碗清麵線,與乖孫共食。資收24年如一日的她直說「快活不下去」,而她只是全球洋垃圾大戰中,被犧牲的冰山一角。

「我是個歷經家暴又自卑的單親媽媽,當阿嬤後靠資收撫養3個孫子,夢想是開店賣麵疙瘩!」54歲張玉美出生基隆暖暖,是刻苦耐勞的客家人,「大兒子9歲時,我受不了丈夫家暴而離婚,獨自撫養2子,一路走來很辛苦。」張玉美說,孫子出生後媳婦因故離家,由她身兼母職,靠著郵局打掃、回收養大孫子。

清晨五點起床,張玉美固定先上山跟朋友做早操,再獨自穿梭在安樂市場,挨家挨戶向攤商詢問,「這個紙箱可以給我嗎」、「寶特瓶不要留給我」,不厭其煩地詢問,「幸運的話,會遇上好心的水果攤老闆,留下很多空紙箱給我。還好孫子長大懂事了,今年暑假阿孫仔、阿孫女都會陪著我做回收,真的很窩心。」

孫子一邊用美工刀把紙箱切開,放上回收車,一邊說:「一開始聞到垃圾真的好臭,我不敢碰,但想到不來幫忙,阿嬤又會自己跑來撿」;偶爾孫嬤會駐足在垃圾堆中,精挑出回收物,盡量將車塞滿。

忙了一個早上,孫嬤拖著承載58公斤的資收車,前往基隆復興路上的回收場,我們跟著張玉美每天走的路,沿途公車、機車呼嘯而過,讓人看了怵目驚心。沿途張玉美仍向住家討紙箱、寶特瓶,渴了就停在路邊喝水,歷經一小時路程,孫嬤揮汗如雨,將資收車推上地磅秤,「今天賺了107元。」

張玉美接過辛苦一天的果實,臉上難掩失望,但仍樂觀說,「阿孫仔餓了,要去買清麵線給他吃。」下午3點半嬤孫倆才吃午餐,合吃1碗20元的清麵線,老闆客氣問,「這樣都沒有料。」小孫子懂事地答,「清麵線就有味道了。」

「大家都勸我說不要撿這個很辛苦,賺沒有多少,真的都不夠吃飯錢了,我還想繼續做下去!」張玉美抱怨說,以前寶特瓶1個可以換2元,現在1公斤只有2元,「紙類更不用講,去年還有1公斤還有3元,現在剩下1.2元,根本不夠買一個便當,快活不下去!」

「像我今天賺了107元,花了60元買3碗清麵線,剩下47元就存起來當作孫子的生活費。」張玉美自嘲說,「有時候為了省錢乾脆不吃,反正天氣熱也不下。」小孫子在旁一副告密狀說,「奶奶常常背著我們不吃東西,為了省錢買比較好的水果給我們吃,我跟姊姊都會逼她吃東西。」

「現在回收價格幾乎跌到谷底,再怎麼累也要苦撐下去,阿孫仔們是我工作的原動力!」張玉美說,今年生日收到孫女生日卡片寫著,「奶奶不要這麼辛苦,要長命百歲,說在我最無助的時候幫他們養大,任勞任怨。」這段話讓張玉美哭得唏哩嘩啦,但也讓她有力量撐起這個家。(時事新聞來源:蘋果日報,2018.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