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今明兩天在南台科技大學舉行,少子化議題衝擊高教發展,私立科大協進會理事長、台北海洋科技大學校長唐彥博表示,因應少子化,公私立高中職都同步減招,但大學減招都是私校,呼籲公私立大學應同步減招,少子化惡果,不應都讓私校承擔。

據統計,117學年度高中職畢業生將剩約15萬名學生,依就學率約9成、48%就讀一般大學估算,如果國立大學招生員額不變、仍維持4萬多人,家長及學生選填志願時「先公立後私立」的想法不變,推估十年後、117年時,恐只剩2萬4000多人選讀私立大學,未來恐怕全台只有5、6所大型私校可以存活。

唐彥博說,教育部對招生不佳的私立大學,祭出扣名生名額、扣獎補助款措施,導致學校無法維持教育品質、又招不到學生的惡性循環。因此他建議,教育部應同步減少公私立的招生名額、不應讓少子化的後果都讓私校承擔;尤其近年來公校不斷用外加名額辦理專班、招生等,壓得私校喘不過氣,「但公立學校招的真的是他們要的人才嗎?」

私立大專校院協進會理事長、文化大學校長李天任則說,不應把註冊率視為扣減員額的單一指標,應設計出更多元指標,包括經營績效等納入,才能讓優秀的私校能生存下去。

「公私校應同步瘦身。」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建議,教育部應擬定對策,公校與私校的減招名額應1比1的同步減招,維持公校學生3成、私校學生7成的比率,並讓辦學不佳的私校退場,才能同時維持公校的品質,也對辦學績優的私校較公平。

但國立科大協進會理事長、台灣科技大學校長廖慶榮則認為,一般大學公私立比是4比6,但在技職體系中公立學校很少,因此他認為公立科大沒有減招的必要;國立大學協進會理事長、成功大學校長蘇慧貞則說,扣減員額與否,不是最重要的,應該討論如何利用資源提升整體教育品質,讓所有學校都能有吸引學生的環境;台灣大學代理校長郭大維則說,是否減招待繼任的校長管中閔決定。

高教司長李彥儀則說,少子女化對私校的衝擊的確比公校來得大,因此私校提出希望公私校同時減招,她強調,教育部僅有學生名額的核定權、大學招生是大學自主,因此如何減招、減招員額等,也待各校凝聚共識,近期內教育部會找學校召開會議商討。(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1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