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揆宣示將參考台南市補助二至五歲幼兒就讀公私立幼兒園學費差額的模式,推動私立幼兒園公共化。學者估算,目前全國二歲到五歲幼童人口逾八十六萬人,其中逾五十萬人讀幼兒園,公幼和私幼占比約為三比七,讀私幼超過三十五萬人,若都比照台南模式去補貼公私幼學雜費差額三萬至七萬元,一年補貼經費恐須至少一○五億至二百四十五億元。
以此粗估,若進一步擴及二到五歲無法進入公幼的七十萬幼童,補貼經費恐須再增到最高達四百九十億元。
全教總理事長張旭政指出,所謂「私幼公共化」如只是單純補貼學雜費差額,在市場自由化的現實下,政府無法管制私幼的收費價格,恐反使私幼學雜費變相飆漲,「增設公幼」才是正道。
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副教授陳淑琴則認為,家長不見得只在乎金額,如何提升教保品質才是重點。補貼經費挹注給家長,無法直接改善幼教品質,更應提升私幼教師的待遇,改善教學軟硬體設備,才是治本之道。
教育部昨未針對「私幼公共化」政策及幼兒照顧津貼如何發放等問題多作說明,僅表示詳細方案會在農曆年前定案,並由行政院對外公布。
教育部國教署副署長許麗娟強調,教育部目前就加速推動幼教公共化政策,一○六到一○九年會新增一二四七班公共化幼兒園,預算編列六十二億元,再加上前瞻計畫將協助十九億四千萬元、新蓋五十間幼兒園,兩者搭配可增加三萬四二四九名幼兒進入公共化幼兒園就讀。
另將推動職場互助型的企業托兒所或幼兒園,企業達百人以上,應提供員工托育設施等。
目前五歲幼童教育部已有全國性補助的「五歲幼兒免學費」政策,公幼每生每年減免最高一萬四千元學費,私幼三萬元,一年補助經費六十九億多元、約有十九萬人受惠。
有學者透露,教育部內部粗估,若這項定額的「免學費」政策向下延伸到二歲,一年額外增加的補助經費估需二百卅九億元。無論是台南的「公私學費差額補貼」、或直接推動定額的幼教「免學費」政策向下延伸,因經費龐大,都須行政院審慎評估並做出最適當決策。(時事新聞來源:自由電子報,2017.12.28)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