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少子化現象,民進黨立委姚文智提出「第二胎國家養」政策。姚文智指出,從生育率變化來看,我國家庭生育第一胎較無太大問題,但多怯於生育第二、第三胎,主因是經濟壓力及生養環境不夠完善,所以他提議第二胎起的新生兒,0~5歲由中央每月補助1萬元,生越多補助越多。

即將宣布參選台北市長的姚文智說,如果該政策中央無法做,他將做為競選台北市長的政見。

根據內政部40年來新生兒胎次分布來看,1976年新生兒中第一胎占35%,二胎以上占65%,生育率為千分之3.08;1996年第一胎增至43%,兩胎以上占比為57%;2016年第一胎增為50%,二胎以上則銳減為49.1%。

姚文智說,不同縣市的幼兒在0~5歲期間可獲得的補助有很大的落差,從屏東縣6萬元,到台北市的34萬9086元、連江縣的49萬8000元,待遇差別過大。他主張「第二胎國家養」政策,第一胎依中央及地方現行各項方案補貼,第二胎之後者,出生後6年(0~5歲),每人每月補助10000元,1年可領12萬元,6年下來就有72萬元,並配合排富政策,所得總稅率20%以上者排除。

至於第二胎國家養所需經費,計算基礎為每年20萬新生兒,二胎以上約50%,排富2.5%,每人每月1萬元,實施後的計算為每年10萬(人)*1萬(元)*12(月)*0.975(戶)=117億元,相較第一胎原補助的22億5610萬元,多出94億,逐年至第6年約新增566.64億元。

姚文智表示,新增的經費以中央和地方計算,可由樽節中央政府2018年總預算業務費2441.1億的3%,省下約73.23億元;刪減2018年總預算人事費4257.1億元的1%,省下約63.85億元;年金改革節省1.5兆元(不含軍改)的經費1%,至少150億元;2018年總預算稅課收入1兆5574.9億元,超收1%約155.7億元;地方政府配合款則省下11.7億元。以上財源可籌措454.48億元,以6年計算,可籌1976.88億元(年改節省經費僅算一次性)。(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1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