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七年是很「茫」的一年。「台灣二○一七代表字大選」昨公布票選結果,「茫」字在五十二個候選字中拔得頭籌,獲選為年度代表字。
活動由聯合報與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攜手舉辦,邀各界名人專家推薦五十二個代表字,再由民眾透過電話與網路進行票選,廿五天累積票數九萬九九○票。
得票數第一到第十名代表字,依序為茫、勞、憂、亂、虛、盪、滯、厭、變、惜。第一名的「茫」獲一萬二四四五票,「勞」以九九一三票緊追在後。前十名代表字中,除了第九、十名的「變」、「惜」,其餘皆是負面字。
昨揭曉記者會邀世大運一一○跨欄銀牌陳奎儒,親筆揮毫寫出「茫」字。他說,自己推薦「跨」,希望大家都能「跨」越阻礙、展現驚喜。教練王國慧說,運動員進行訓練總會對未來感到茫然,「只要努力便會化解。」
「茫」字成為台灣二○一七年度代表字。其推薦人、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推薦理由是:「全球氣候變遷瀕臨僵局,極端天氣卻持續加大;兩岸關係、台灣未來的發展也是「茫然」。在茫然當中,還看不清方向,不同的意見衝突已產生,只有持盈保泰、步步為營,才能面對不確定的變局。」
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馮寄台說,也許大家對生活、未來感到有些茫然;但面對變局不能「茫無頭緒」,要站穩腳步、珍惜我們所擁有的,才能找到未來的方向。
「台灣是一個可愛的國度。」馮寄台推薦的是「惜」字,他說,在外交部服務快四十年,去過世界各地、也住過許多國家,發現台灣跟世界任何國家比「都不會輸」。世界再好、也沒有家鄉好,「我很珍惜台灣擁有的一切。」
聯合報總編輯蕭衡倩說,這一年台灣發生許多事,包括年金改革、一例一休、同婚合法、全台大停電與空汙,「每個人對每個事件的感受都不同」,因此選出「茫」。「『茫』是全世界現象。」她指出,即使是英美德等大國,國民對領導階層可能也茫然。她將此一「茫」現象歸因於「多元化社會的發展」,每個人對每個事件有不同感受,「如果這個發展和他堅持的理念和價值一致,會覺得很欣慰;如果不一致,便會覺得茫然。」
蕭衡倩認為,「茫」字或許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若民眾掌握馮寄台推薦的「惜」字,「珍惜所擁有的」,重新認識自己想要什麼、堅持什麼,茫然的感覺很快便會消散。
聯合報舉辦「台灣年度代表字大選」已邁入第十年,二○○八年迄今選出的代表字依序為亂、盼、淡、讚、憂、假、黑、換、苦、茫,每個字都刻畫當年社會意向與民眾想法。(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17.12.07)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