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前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傳統的三明治世代指的是上有父母公婆、下有幼兒子女,而被夾在上下兩代之間的第二代父母,對此,相迎於快速的社會變遷,這使得因應於當前三明治世代的生活景象,那麼,如何針對三明治世代及其背後所糾結長照家庭的運作困境,藉此思索落實『照顧教育』的必要性。

誠然,三明治世代所固著依附的乃是一種涵蓋祖父母、父母以及子女的三代關係,就此而言,回應於社會變遷的不同時空脈絡,那麼,所謂「三明治世代」的互動內涵,已然是出現了量質俱變的微妙轉化,亦即,過往是第二代的新手父母用以呵護第三代子女的『托育照顧』,業已轉換成為同樣的第二代卻是要去面對守護第一代年邁父母的『居家照顧』,如此一來,相與衍生出來的相關需求,已經是從以往的嬰幼兒發展、托育服務、環境規劃、活動設計、健康照護、親職教育、效能訓練與行為改變技巧,一舉轉變成為諸如生命徵象、醫療看護、病兆認識、急症處理、臨終關懷、衛生保健、營養膳食、照顧服務等等的專業知能。准此,在這裡的思辨真義乃是要去正視從幼兒到長者所加諸在這群第二代身上的照顧壓力,特別是東方社會所慣以被突顯孝親和撫育的文化主義,造成了此一或長或短照顧時程的長照家庭,要如何嫁接在縝密的服務網絡裡而得以穩健運作?

基本上,無論是從高齡化社會過渡到高齡社會、從人口紅利轉為世代赤字抑或是高齡少女化現象所帶來摧枯拉朽的各種衝擊影響,擺置在眼前的是戰後嬰兒潮的中高年齡世代,必須要去憂心第三代子女安居樂業如何可能以及第一代年邁父母長期照顧如何被有效建置的真實困境,對此,這群嬰兒潮世代的家庭運作,多少還是擁有一定程度的自我保護能力,但是,環視於包括第一代年邁父母平均78歲的照顧年齡、第二代平均53歲的提供照顧年齡、平均需要約莫9.5年的照顧年數以及生育第1胎的生母平均年齡為30.7歲等等的變遷指標,那麼,所謂的三明治世代就不再只是單純上下兩片所覆蓋的「陽春三明治」,而是中間被夾雜像是照顧、照料與照護等等多層次生活需求的「總匯三明治」,如此一來,不是家庭成員被迫直接投入親代之間的人身看顧,便是委求於商品市場裡諸如托育服務、居家服務乃甚至機構照顧等等等的購買式服務,如此一來,因為缺乏對於這些近身照顧服務的性質廓清,導致對價關係的消費服務,逕自取代了原生家庭的親屬照顧責任,而此一買斷、切割與保護或替代的照顧型態,自然是讓居家式的不當托育或者養護式的機構虐待,成為了一項預料之中的演變後果。

總之,扣緊三明治世代的生活需求與運作困境,直指出來的乃是一種從陽春三明治到總匯三明治的演變型態,特別是回應於高齡少子女化的人口變遷趨向,那麼,對於長者、嬰幼兒或是身障人士兒的照顧教育,這已經是一項必須要被兼具的公民教育內涵,以此觀之,漸進且可行的因應措施應該是在其向政府申請包括托育費用補助、育兒津貼、低收入戶孕產婦及嬰幼兒營養品代金補助、醫療傷病看護補助、公立幼兒園或公辦民營托嬰中心以及申請外籍看護等等相關權益時,除了資格確認的福利身分外,係可將托育人員或照顧服務人員的知能訓練,納入申請補助的規範要件裡,藉此增加家屬本身的照顧能力,而此一照顧教育公民化也將是一項重要的社會變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