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貴芝
(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博士生)

近日(2017.10.17)國內爆出一對狠心父母在六年內將三位親生子女虐殺再棄屍的社會案件,案件乃是起因於新北市府推動與執行「高風險家庭整合型安全網服務計畫」,再加上家中排行老二的7歲男童因為失蹤被通報協尋,警方在追查男童資料時,察覺有異,案情因而曝光;值得留意的,嫌犯的父親自小溺愛嫌犯,當得知兒子闖下大禍時,不僅未主動通報警方,甚至於協助兒子將孫子的遺體丟棄。

對此,嫌犯因家庭不完整(其父母離異)以及父親的溺愛,導致出現疑似認知混亂的人格障礙,再加上犯嫌父親並未給予正當的家庭教育觀念,更協助丟棄遺體,這不僅讓嫌犯不知悔改,進而導致人倫慘劇的一再發生,以此觀之,對於孩子的愛不能是溺愛的,想要孩子好,但是,如果心中如果缺乏正確的判斷力,想不清楚什麼樣的愛才能讓孩子真正受益的話,那麼,很可能只是寵壞孩子而已。誠然,疼愛孩子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不懂得拿捏分寸,把孩子高高的捧在手掌心上,這不僅讓他們可能永遠不知道什麼是挫折,甚至會產生價值觀的錯誤與偏差。因此,家長給予孩子正向的家庭教育觀念,這對其未來正常的人格發展是相當重要的。

此外,當負責此案件的相關人員到實地走訪租屋處時,社區民眾對這於對夫妻都沒有什麼印象的,設想,倘若對鄰居多些的關心,是否可預防或避免慘案的發生?換言之,多一份關心與愛心,也許可以減少人為的傷害,現代人卻也因為冷漠而產生距離,一般人對於「關心」更是無感的,但是,當意外發生之際,不禁讓人省思是不是因為過度冷漠或是事不關己,反而忽略可能卻是會出現的意外事故。對此,相關單位或民間團體應向民眾多宣導「多付出一分的愛心和關心、社會就會多一分的和諧」,並且促進民間在地資源的有效整合,以協助清查挖掘那些潛藏的高風險家庭,藉此降低幼童在這些家庭所可能會遭受到的人身風險。

再則,本案被殺害的子女共三位,事實上,其中兩位的悲劇理應是可以避免的,這是因為二兒子於未滿1歲時即因為哭鬧而被父親虐死,且當時新北市衛生單位也沒有該男嬰的疫苗接種紀錄,對此,如果當時的衛生單位積極處置,並且通報社政單位就能請警察介入處理,或許這就能夠避免後續次女、長子的死亡憾事。對此,理應去檢討失蹤幼童的追蹤流程是否過於鬆散,特別是如何及早發現高風險家庭和提早介入以進行相關的預防處遇,藉此預防家庭暴力或悲劇事件的重複發生。

最後,為了保障兒少的人身安全及生活照顧權益,應以風險管理的整體觀念以防止兒少發生更大的人身安危,對此,不僅社會局等相關權責單位須積極主動介入、調查與探訪,還包含民眾也應該要對於社會多些的關心和留意,當發現周遭的人事有異常情形時,主動向所在地的社政或與警方連絡,或許,多一份的警覺,是可以翻轉高風險家庭孩童的處境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