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前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隨著退休年金的蛻減,這使得銀髮族的延退或是重新進入職場,業已成為一項當紅的社會議題,對此,在日本社會裡反其道出現了一間只招收60歲以上員工的公司,顯而易見的是該項社會事實的背後,是有它嚴肅以對的深層論述。

事實上,早在20多年以前,日本政府即針對快速老化的高齡日本國,提出了勞動市場四個重要的關鍵字,那就是:女、老、外、機器人,也就是說,包括「女力」、「老力」、「外籍勞力」以及「機器人」在內的『老-外-女-人-老化社會』,成為高齡社會(aged society)裡密布不分的重要夥伴關係,特別是此一相互依存的合和分工,自當有其從私領域到公共領域、從家庭到職場、從一度就業到重入職場、從本國籍到外國籍、從人力到機械力以迄於從被照顧者到提供照顧等等不同的概念內涵,換言之,婦女勞動市場參與的「女力」、已退長者二度謀職的「老力」、非本國籍的「外籍勞力」以及攸關到慣性技術工作範疇的「機器人」,用以構築社會穩健運作的重要機制所在,就此而言,正向老年發展(Positive The Elderly Development,簡稱為PED)的觀念,正足以翻轉慣常係從「病態模式」來看待生命最後一哩長者的相關議題現象,像是關乎到自我概念、態度行為、社會資本、關係網絡抑或是心靈結構等等消極負面的認知基模。

准此,在這裡的論述思辨乃是要將一維的『老-外-女-人』,進行二維或是多維的不同組合,像是女性老人的貧窮化或是健康促進與社會參與;連帶地,如何將外籍勞力以延伸至跨國婚姻之另類的「女力」與「外力」,這亦點明了對於該項議題現象的考察真義,宜是有進一步擴充的必要,亦即,『老-外-女-人-老化社會』的命題思考,雖然是涵蓋生理、年齡、性別、國籍等不同的類別範疇,但是,要如何從勞動市場以延伸到社會福利市場的多層次關照,也就是說,「女力」的勞動參與情形是要有從同工同酬進化到同值同酬,以迄於可以比較價值(the comparable worth)的連續性思辨;至於,「老力」的二度就業,也包括諸如職種開發、職務再設計以及社會參與等量質並行的綜融性考量;連帶地,訴諸於勞動人權的普及與普世價值,那麼,援引至原生國家的外勞或是善用異國的外籍配偶,要如何以尊重多元和包容差異心態,藉此提供更多積極性的差別待遇;最後,來自於衍生性需求的機器人,如何得以讓科技的創造,多些人性的自我關照,就此而言,機器人的不累或不煩,何嘗不是彰顯出來照顧與被照顧相互拉扯之於建置多元配套措施的必要性?

總之,關於到『老-外-女-人』之於高齡社會的延伸性思考,指陳出來的是一種從難題過渡到問題與議題的演進關係,就此而言,癥結點也就不全然在於如何滿足高齡社會勞動市場之於「人流」的迫切需求,而是因應社會的快速變遷,以思謀從個體到家庭、社群、企業抑或是社會國家應該要有的權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