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前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報載因應於台灣一地的少子化現象,各個地方政府紛紛提供生育與育兒津貼,這也使得不少新手爸媽根據津貼金額的多寡,以啟動遷移戶口的『福利移民』舉措,進而演變成各縣市的津貼競價與福利角力現象。

基本上,該項的福利競價行徑,是有它不同層次的論述思辨,一方面倘若低生育率的少子女化現象,已經是成為一項嚴肅的國家安全議題,那麼,搶救生育和增加生產的變革工程,就有它從戰略到戰術的綜融性考量,這其中包括中央政府層級高度所應該要去規劃一體適用及其龐大財政負擔的社會保險或福利津貼事宜,至於,對於地方政府來說,則是需要突顯因地制宜且個別差異的社會救助或福利服務事宜,就此而言,從社會保險到社會救助與福利津貼或福利服務,四者之間的『錢』與『事』的分工切割,背後亦指涉從中央集權到地方分權以及從中央釋權到地方擴權的進一步討論;連帶地,當前不同縣市乃甚至鄉鎮各自為政的福利競價行徑,更是需要進行整體的結構性檢討。

冀此,就鼓勵生育一事的權責分工,中央應該是要針對生育補助、育兒津貼,以提供所有產婦和新生父母相同金額的給付水準,藉此讓生育率得以獲致整體『先求有』的提升效果;至於,地方政府的零合競賽則是嫁接在『再追好』的關懷旨趣上,側重於福利服務的中介平台或是創新項目,如此一來,才不至於讓生育的誘因條件,一則被過度聚焦在現金給付的差額上,再則忽略了關涉到『婚-生-教-養-衛』不同範疇的全面關懷;連帶而來的議題發想則是包括有從生育補助到育兒金津貼之「現金給付」(in-cash benefit)以及從托嬰中心到公共托育服務之「方案項目」(in-kind service)以迄於從生育到養育、教育與健康維護或是從嬰幼兒到父母家庭之就業安全、所得安全等等的通盤性檢視。

最後,該項地方政府的競價、競爭與競賽行徑,從雨露均霑的社會效果到個別差異的成本效果,這多少顯現出來公共資源的配置,還是欠缺應該要有的需求評估機制,進而僅淪為民粹效應的政治性正確,如此一來,爭先恐後的大開政策性福利支票,除了再一次地彰顯短期效果的地方財政階層深化現象外,同時也漠視了從新生嬰兒增加之於「量變」到社會性投資之於「質變」的時間序列影響變數,至於,無論是針對分娩行為的單次生育補助或產後每個月的育兒照顧津貼,相關現金支付的設算基準,理當是要有擴及到包括從一次只生一胎到生第二胎或是第三胎的積累效果,抑或是一次生了雙胞胎或是多胞胎之不同照顧壓力的操作性定義討論,當然,跳過這些的理性思辨與公民對話,充其量只是再一次地指陳出來:當代的台灣並沒有隨著社會變遷以提升應有的文明化內涵,相反地,福利的迷思與迷亂自然是直接映照在諸多的脫序行徑上,藉此捲入世代會計的迴圈裡而不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