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前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根據某公益基金會調查顯示,有九成兒童的晚餐主食係為精緻澱粉,這其中三成二的蛋白質來源是紅肉或加工肉品,七成食物是煎炒炸類,更有七成五的孩子每天吃不到一碗青菜和六成七吃不到一碗水果;除此之外,也有高達六成三的孩子晚餐吃外食。顯然,兒童外食之於外食兒童的客觀現象,是有它進一步深究的必要。

基本上,上述抽樣調查的結果,不僅不會叫人感到過度驚訝,反而會去擔心此一議題現象是否會有蔓延惡化情形;連帶地,當『外食』已然成為某種重要的生活憑藉時,那麼,要如何從標地人口的兒童族群,以更進一步擴及到其他的家庭成員,就此而言,在這裡的考察真義就不單單只是聚焦在兒童身上,而是該項的『外食家庭』要如何回應工商社會的生活步調,藉此從停損設置以提升到身心保健的相關提問,換言之,從兒童到父母以迄於跨代之間到全家整體,此一分類分級的外食不健康的風險控管機制,會是論述的考察癥結所在。

誠然,上述的調查結果指涉出來天天在外吃晚餐的學童,相較於較少外食的學童,通常也會呈現在其飲食等等較為不佳的生活習慣,比如有太晚吃(35%在晚上7時後才吃)、蔬果吃最少(26%幾乎不吃水果、4%幾乎不吃菜)、肥胖率高(占25%)、最晚睡(13%在晚上11時後就寢)以及最常吃消夜(25%每周4天以上吃消夜)等迷亂情形,就此而言,單純的外食行為,背後所夾雜的交互拉扯,這已然說明了單一現象複雜化的衝擊影響,自然是不可小覷外食之於方便性、機動性、多樣性與誘因性而來的各項社會代價的外部性,因此,基於從飲食不安全到健康不安全的諸多身心風險課題,那麼,問題解決的對策與相應的配套措施,也應該是要有整全多層的綜融性思辨,比如說:從父母親的以身作則到對於子女認知基模的觀念充權,特別是用以突顯外食的考量點就不全然只是在於究竟是吃進了什麼,而是要去思考什麼食物是適合你個人的食用,連帶而來的物料成分、烹煮方式、衛生條件、用餐時段、均衡飲食抑或是生理狀況與從眾行為等等的基本生活教育概念,是否可以從一般性質的常識,以內化成為個別量身訂製的外食常規,畢竟,當下任何的外食舉措,其所造成的健康戕害,亦有其醞釀、發展的演變歷程,因此,自當無法單純將外食現象限縮在食物的本身上,而是要還原回到日常世界裡用以滿足基本需求的生活脈絡裡,以爬梳從外食到晚睡、過胖或是身心失衡的滾動影響?

總之,一項頗為應景的抽樣調查,固然是有它機會應變的社會教育所在,但是,議題現象的針砭所在,也不應該只是將『外食』擺置在對立面,而是一種含蓋去毒、排毒、減毒、少毒、積毒抑或是中毒等等不正確的飲食習性,究竟是深化或者內化並且蛻變成為新生世代認知行為的一部分,就此而言,要引以為誡的更豈止是不健康的攝食習慣,而是整個充斥身心虐待的攝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