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女
(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碩士學位學程研究生)

 

「單身」雖說是人群關係中的一種選項,在過去傳統的農業社會,「家庭」是生活也是經濟的基本單位,對於家庭的定義係指一個家庭通常包含至少兩個人,且具有生物、心理、社會經濟與文化等多層面意義,更重要的是情感的陪伴與支持,然而,隨著時代變遷走進工業化的社會,人們的思想受到民主思潮與性別平等的衝擊影響,連帶的家庭的結構與功能也隨之受到改變,因此,家庭的形成印證了長時間歷史的沿革與文明化的發展。二次大戰後,世界各國致力於國家的總體經濟建設與教育,同時,更加重視家庭功能的維繫與情感的建立,便形成所謂的「戰後嬰兒潮」(baby boom),臺灣地區結婚對數在1950年至1980年間明顯增加,這正是因為戰後嬰兒潮的可婚人口量多的關係,同一時間的臺灣也正處於總生育率在五人以上的高生育率時期,直到2004年之後每年結婚對數開始低於15萬對,也進入超低生育率階段,並被聯合國列為生育率最低國度之列。

基本上,社會變遷與世代交替對於個人的價值觀、生活型態以及對傳統婚姻制度觀念會有所改變,而對於不婚、晚婚或同居乃至於多元成家的觀念,亦會對於傳統家庭觀念形成莫大的衝擊影響,但是,依據內政部統計資料指出,臺灣婚生子女高達96%,這顯示出來國人仍是重視社會觀感與傳統觀念,絕大部分的生育還是在婚姻關係內發生,對此,傳統婚姻仍是人類社會的特色,規範了夫妻在婚姻生活中彼此的角色、權利與義務,然而,當教育權、工作權以及婚姻制度受到兩性平權影響之際,女性因為接受高等教育走入職場,角色扮演的選擇性多元,甚至是難以抉擇時,已然影響到家庭結構與家庭關係,因此,不婚、晚婚以及性別比逐漸降低的趨勢,讓婚姻與家庭在個人人生階段上的重要性就相對降低,其所衍生出來的問題也就不單單只是從人口結構上所言的低生育率所形成的少子女化問題,這是因為,不婚的趨勢對於人類的家庭制度有更大層面的衝擊,但是,男女結婚意願的高低以及婚姻維持的時間長短,都是促使婚姻的意義正在隨時代變遷而有所改變,與此同時,自當也會影響到家庭的組成模式。

事實上,從內政部統計資料指出15歲以上人口的婚姻狀況,以「未婚」、「離婚」與「喪偶」形成單身的原因來區分,近年來的趨勢是「離婚」比例呈現最明顯的變化,從2012年的1,496,101人增加到2016年的1,673,532人,五年之間增加177,431人,也就是說,離婚對數在過去三十年間呈現上揚的趨勢,且結婚年數未滿十年而離婚者即占了五成四,亦可見到婚姻穩定性的薄弱;另外,就家庭戶數而言,據主計總處2013年所作的人口及住宅普查分析,國內單親家庭戶數約55萬5086戶,較前次10年前普查結果37萬4086萬戶,足足增加了18萬1000戶,成長比率高達48.3%,更尤甚者,單親家庭形成的主要原因,也從過去的配偶死亡、失蹤等,變成了未婚或離婚;且女性當家單親家庭增加到73.8%,這樣的數據顯示出女性在離婚喪偶後重建婚姻的情形沒有男性再婚來得普遍,因此形成女性單親家庭的增加。

最後,臺灣未來人口的衝擊業已逐漸從「數量」轉變為「結構」或是「組成」,從經濟層面看來,GDP(國內生產毛額)要成長,需要人口來支撐,但是,單身、不婚、不生就是沒有人口紅利可言,對總體經濟實屬不利,再加上單身多半伴隨著經濟不安全,諸如考量退休後的生活,因為無人照顧只能靠自己,可能更不敢消費;或者是離婚所可能導致的單親影響便是缺乏經濟基礎與工作能力,容易形成貧窮女性化;對於喪偶的獨居老人需要更多的社會福利支持,因此,要說單身蛻變成為一項的國安議題,這一點是無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