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充足是失能者重新恢復的重要基礎,但根據新公布的一般護理之家評鑑作業標準,膳食服務評鑑卻被簡化。營養師指出,失能者想要擺脫鼻胃管,營養師的評估與幫助非常關鍵,建議一百床以上機構,至少應設有一名專屬營養師替膳食把關。

營養師並非長照機構與護理之家必備人力,必須透過評鑑為長輩營養需求把關,但最新公布的護理之家評鑑作業程序及基準中,原先膳食服務基準,規定食物質地應符合長輩生理需求,如流質、細碎、軟質食物;營養評估和紀錄的單月體重追蹤;當營養指標出現異常時,需營養師介入改善等,這些都被刪除。

營養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金美雲感到憂心,她指出,不少長輩因褥瘡、肺炎或尿道發炎等問題住院,營養狀況差,身體質量指數低於最低標準值十八點五,僅十五、十六,出院後回到長照機構,營養照護成難題。

台北馬偕醫院營養醫學中心課長蔡一賢說,有些長者因失能或疾病被插鼻胃管灌食,其實視病情有可能拔除鼻胃管,再度以口進食,但因為缺乏營養師指導,不知如何漸進從糊狀到塊狀、回復到正常飲食,甚至病情漸穩定了,卻擺脫不了鼻胃管。

金美雲說,針對長輩個別狀況,營養師可介入調整膳食質地或額外補充營養,擬定策略,更能檢視廚房食材、設備安全及衛生。今年討論「長期照顧服務機構設立標準草案」時,營養師公會全聯會曾建議將營養師視為必要人力,但衛福部社家署陳素春指出,已透過評鑑希望確保品質。

台灣長照發展協會全聯會理事長崔麟祥表示,機構會簽署特約或廠商合作營養師,針對收案對象進行營養評估,每一到三個月追蹤,由照服員、社工或護理師遵照營養師規畫烹調食物。(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17.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