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名譽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因應於台北市升格為直轄市至今剛好屆滿五十周年,這使得所謂「首都老化」的議題現象也逐漸浮現,而有加以正視探究的必要。

資料顯示:台北一地65歲以上老年人口的比率為15.55%,居六都之冠,預估再過三年之後的2020年,台北市將會從目前的高齡社會(aged society)一舉邁入超高齡社會(hyper-aged society),也就是說,屆時平均每五人就有一位是高齡的長者,如此一來,與老化或老去的相關事務,就不僅僅只是侷限在老年人本身或是一般關係人,還要進一步地擴及到包括建築、長照、交通等等軟硬體的建置設計,連帶而來諸多非預期性的衝擊影響,更有它提早防範以對的必要,這是因為:

首先,扣緊老年人的數量而來的會是人口結構及其相關內涵的整體性關照,就此而言,近16%比重的老人相較於14歲以下的幼年人口,那麼,高達111.73%的老化指數,突顯的是台北一地的家庭圖像,關於上一代長者的扶養照護壓力相映於下一代子女的教養照顧負荷,這已然是出現輕重緩急的替代情形;連帶地,20歲至40歲青年人口的遷出移出,這除了顯示台北居大不易的慘酷景象外,回應於集體的客觀事實,那麼,年輕人買不起而選擇遷居的『推力』,對照於老年人一動不如一靜且安於現狀的『拉力』,所謂推拉之間得拉扯角力,就不單單只是不同世代的人口數量多寡,而是背後糾結生活的機能、生存的機運以及生命的機轉,要如何可能與穩健運行的相關提問!

畢竟,在這裡的延伸性思考,還包括諸如『籍在人在』、『籍在人不在』、『籍不在人在』與『籍不在人不在』等等不同的組合樣態,如此一來,理當不能只是聚焦在老人數量及其關涉到高齡社會抑或是超高齡社會的人口學表徵,而是有其涵蓋居住、工作、固著以及流動等等形式和實質的分殊意涵;連帶地,標舉一種『生活共同圈』如何可能的命題思考,自當有其嚴肅以對的必要,也就是說,日常生活大小事件的通用設計,要如何比例且適用於跨年齡的代際之間,此一社會性融合(social inclusion)的包容工程,將會是「首都老化」的變革工程所在。

換言之,相關的建置措施或策進作為,理當係要以整全多層為其發想的關照所在,亦即,『存異』於高齡長者從食、衣、住、行、育、樂的滿足需求(need)到生、死、老、殘、傷、疾的規避風險(risk),這已然指陳出來對於高齡長者的人身關懷,是要有包括日常生活瑣事的基本款項以及特定生命事故的轉銜服務,至於,『求同』於不同世代之間從平均餘命到健康餘命、從樂齡快活到成功老化,那麼,對於已然是處於後開發階段的台北市來說,作為首屈一指的直轄市,究竟傳達出那些更為深邃的文明化意義?

總之,因應於老化而來的自然增加或社會減少,這使得台北市的人口圖像已然是展現不同以往的運作風貌,於此同時,所謂規模經濟的市場誘因,固然是有它商品化的契機所在,但是,要如何啟動社會性投資於多重得弱勢老人抑或資源相對不足的年輕世代,那麼,從以老人為主到以家庭為要抑或是以社區為本的照顧政策和輸送體系,宜有它通盤檢討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