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
霍桑效應乃是心理學上的一種實驗者效應,係指當被觀察者知道自己成為被觀察對象而會出現改變行為傾向的反應。
1927年至1932年期間,心理學教授George Elton Mayo帶領學生和研究人員在西方電器公司(Western Electric)位於伊利諾州的霍桑工廠(Hawthorne Works)進行一系列心理學實驗,後來因經濟大恐慌而終止,至於,對於1927年在「繼電器裝配試驗室實驗」,Mayo作了簡短總結\表述:不管照明條件、休息時間的長短與次數及工作日數等因素如何,只要是給予工人積極關注與自我管理權力,都可以創造積極的團體氛圍而提高產量,亦即,改變工作條件和勞動效率之間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提高生產效率的決定因素是員工情緒,而不是工作條件;關心員工的情感和員工的不滿情緒,有助於提高勞動生產率。
事實上,這種自然形成的非正式組織(群體),它的職能,對內在於控制其成員的行為,對外則是為了保護其成員,使之不受到來自於管理階層的干預,而這種非正式的組織一般都存在著自然形成的領袖人物,至於,它形成的原因,並不完全取決於經濟的發展,主要是與更大的社會組織相聯繫,而這也推翻了「胡蘿蔔與棒子」(Carrot and stick)可提升生產力的看法,反而認為主管的關懷才是關鍵。
霍桑實驗最初的研究是探討一系列控制條件(薪水、車間照明度、濕度、休息間隔,等)對於員工之工作表現的可能影響,研究中意外發現:各種試驗處理對於生產效率都有促進作用,甚至於當控制條件回歸初始狀態時,促進作用仍然還是存在,這一現象發生在每一名受試驗者身上,對於受試驗者整體而言,促進作用的結論亦為真,但是,再一段時間後發現,這些條件的改善並未對生產率的上升產生明顯效果,有些甚至於是會回到初始的狀況,這個現象在單個工人以及團體測試中都存在。很顯然,實驗假設的各項條件並非是唯一或決定性的生產效率影響因素,最後,1955年,Landsberger重新解釋了實驗成果並定名為「霍桑效應」。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延伸概念:X理論、Y理論、Z理論
(本則小百科係由陳薏如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