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簡稱為IOT)
物聯網概念最早提出者是日本坂村健,而比爾•蓋茲在1995年出版的<未來之路>一書中提及物互聯,1998年麻省理工學院提出了當時被稱作EPC系統的物聯網構想。1999年,在物品編碼(RFID)技術上,Auto-ID公司提出了物聯網的概念,直至2005年11月17日在訊息世界峰會上,國際電信聯盟發布了《ITU網際網路報告2005:物聯網》,正式宣告「物聯網」時代的來臨。
基本上,物聯網乃是一種網際網路、傳統電信網等的資訊承載體,以讓所有能行使獨立功能的普通物體實作互聯且互通的一項網路,對此,一般物聯網為無線網,這是因為每個人周圍的裝置可以達到一千至五千個,因此,物聯網可能要包含500兆至一千兆個物體;連帶地,在物聯網上,每個人都可以應用電子標籤將真實的物體上網聯結,以查出它們的具體位置,換言之,通過物聯網可以用中心電腦對機器、裝置、人員,進行集中管理和控制,也可以對家庭裝置、汽車進行遙控,以及搜尋位置、防止物品被盜等,其功能類似自動化操控系統,同時透過資料的蒐集,最後可以聚整合大數據,包含重新設計道路以減少車禍、都市更新、災害預測與犯罪防治、流行病控制等等社會的重大改變。
事實上,物聯網將現實世界數位化,應用範圍十分廣泛,物聯網拉近了分散的各項資訊,統整物與物的數位資訊,至於,物聯網的應用領域主要包括有運輸和物流領域、健康醫療領域範圍、智慧環境(家庭、辦公、工廠)領域、個人和社會領域等,兼具有廣闊的市場誘因和應用前景;最後,物聯網對於生活世界所提供的利基包括有:
(1)智慧門鎖,可以上傳盜竊資訊、物流配送最佳時間等。
(2)智慧機器人。
(3)監控冰箱、與冰箱裡的食物儲存狀態。
(4)智慧汽車,透過路徑分析節省燃料或時間。
(5)智慧運動檢測程式。
(6)智慧花花草草園藝澆水。
(7)智慧家居系統,有效的節能與生活輔助。
(8)智慧供應鏈客製化。
(9)智慧城市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延伸概念:RFID、智聯網、行動裝置
(本則小百科係由唐玉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