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前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報載指出彰化縣政府宣布0到3歲每個月新台幣3千元的育兒津貼將增列所謂的排富條款,如此一來,每年可請領的嬰兒數也會從目前的2萬人一下子驟降為6百多人,縣政府的財政負荷壓力也因此會減輕許多。
基本上,彰化縣政府該項的權變措施,實乃是一項預料中的發展後果,更是全國各個地方縣市政府逕自競價式民粹與撒錢式政見的必然後果,就此而言,朝令夕改的勇於認錯,自當是有它回歸到責任政治的相關提問,只不過,這當中所糾結的結構性意涵,這才是問題探究的針砭所在,這是因為:首先,關於育兒津貼所增列的排富條款,癥結點就不單單只是縣府本身的財政狀況,而是要還原回到該項採取『身分評估』的育兒津貼,有無進一步地嫁接在『貢獻評估』的社會保險範疇、『財力評估』的社會救助範疇以及『專業評估』的福利服務範疇,藉此提供一種全人、全程、全隊與全家的守護體系?連帶地,何以是排富而非排貧、排舊或是更多排除條款的資格認定,至於,該項實施經年的福利津貼大放送,所應該被具足之需求評估、過程評估、結果評估等等的效益評估機制,又是否已然建置完備?換言之,此一基礎性質的機制設計,倘若不是闕如抑或是被漠視,那麼,上述大開支票以及難以善後的各種福利迷亂現象,照樣還是會出現在從舊政權到新政府以迄於日後更多次的政黨輪替!
事實上,上述的福利迷亂情形,所對照出來乃是包括主事者的福利競價心態、民眾的道德危險行徑以及少了文明化內涵的公民教育,而這些被加總的陳年老問題,又何嘗不是指陳出來當代台灣一地,顯然是徒有直接選舉與政黨輪替之名,但卻少了責任政治、制衡政治以及公民政治之實,如此一來,執政者一昧地討好選民,而一般民眾也不願意面對所謂的世代債務議題;尤有進者,年底將屆,縣市政府的執政團隊更有其連任的選舉支票兌現壓力,而各項荒腔走板的社福政事行徑,也因為包括政客、選民與脆弱公民社會所構築的『沈默共犯』,一舉將台灣推向更為不堪作假與虛假的福利迷思圖像!准此,在這裡的批判性思考所彰顯出來的會是:因為欠缺社會福利的認知教育,這使得社會福利被侷限與限縮在諸如現金入袋、無償服務以及索求無度的策進作為上!
總之,彰化縣政府的增設排富舉措,早已因為各個地方政府困窘的財政狀況,而不斷維調、修正,像是兒童少年類的免費營養午餐、免費課後輔導、教科書、幼兒教育券;婦女類的生育津貼;老人和身障者的健保自付額補助、敬老津貼,乃甚至於連警察的超勤津貼也被砍,就此而言,政府經費預算的公共資源,要如何有其合理、適切與妥善的配置運用,那麼,攸關到福利的本質、內涵與功能,就不應該淪為某種的造神與造假的愛僧情結!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