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根據一項民間求職網所發布的調查顯示:有高達九成以上的大專學生表示曾經有過打工的經驗,雖然,這當中有人的打工平均月收入接近新台幣一萬七千元,但是,也有三成一的打工學生透露打工的結果卻是換來會影響到學業成績變差的結果。

基本上,時空環境的改變,這使得即便是單純的打工行徑,但是,相與對應的概念內涵,實有它與時俱變的必要,畢竟,從必要到想要而來的打工收入用途以及從專業培力到歷練成長的打工目的用意,這多少指陳出來是不能將打工情事過於窄化在經濟安全範疇,這是因為:一方面,即使打工所得係以用以滿足日常基本需求的重要來源,但是,學生的『本業』之於打工的『副業』,這兩者之間的衡平關係,究竟還要有那些比例原則的配套措施?連帶而來的是超越維生層次的打工行徑,那麼,諸如打工資訊、職場環境、勞動條件、所得維持、收入理財、職涯規劃及其所可能產生諸多的預期性後果,是否有一套建置性的陪同與培力對策?

准此,在這裡的論述真義乃是需要去檢視相應於社會性保護的成長氛圍,大手如我們要如何放手於莘莘學子多面向的成長蛻變,對此,除了打工的勞動情事外,包括課堂就學、圖書館自學或是社團活動共學,有無鑲箝以建置成為不同生命體驗或生活經驗的認知架構?對此,在這裡值得進一步深究的乃是針對大專學生而來的打工情事,本身所隱含的乃是某種試煉、磨練與鍛鍊的多重目的,只不過,主要是來自於新生世代次文化(sub-culture)的從眾行為與社會學習,這多少也說明了無論是父母家庭端抑或是師長學校端,往往只能被動等待於這一群接棒世代的自我反省或悲痛教訓,就此而言,相與關聯的培力或陪伴措施,要如何化被動為主動於課堂的學習、打工的就業、社團的人際互動以及社會資本,無疑地,限縮於消耗、搶錢與枝微末節以及「打工現象」,以至於讓因為打工得以嫁接從自我概念、工作適應、職務設計、探索教育、最後一哩的機制設計,以相迎更多向上提升的奮鬥動力。

最後,倘若是將打工的勞力付出進一步地擴及到從學校到職場以及從營業場所到非營利組織的關照視野,那麼,諸如服務學習、打工換宿等等另類打工情事的總體性規劃,是有它回應於諸如彈性入學與權變學習的綜融性思考,這一切只因為針對打工學生的這一群新生世代,要如何盡情揮灑年輕活力及其勇於嘗試的人生資產,藉此找到個人安身立命所在的生命哲思和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