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學(Reception Aesthetic)

接受美學亦稱作「接受理論」或「接受與效果研究」,發端於德國,係於二十世紀的70年代初開始展露頭角,也由於創始人Has Robert Jauss與重要理論學者群聚於康斯坦茨大學,因此,又被稱為康斯坦茨學派。
接受美學是一種傾向於以讀者為中心的審美理論,這其中「接受」一詞含有交流意味,以往的文學研究著重於作者中心,以作者的創作意圖為根據,後來又轉向文本中心上,以文本的語言結構為準,在在忽略了「接受者」,也就是讀者的研究,事實上,在『作者─文本─讀者』的運作鏈上,讀者這一端經常是最少被研究的,然而,一部文學作品的歷史生命,倘若不經過讀者一代代的閱讀,沒有歷來讀者的接受,就不會有文學作品的源遠歷史。
接受美學大師Wolfgang Iser(伊瑟爾)認為文本和讀者間的交流有其分歧性,他稱之為「不對稱現象」,亦即,讀者無法檢驗自己所理解的文本是否正確,但是,本文中所呈現出某些的暗示,藉此讓讀者在閱讀過程當中,建立起自我的調節語境以體驗文本情境,從而讓文本與讀者兩者之間,透過給予-接受的交互作用而趨向於某種的一致性,不過,即便如此,讀者仍然還是會受到文本的導引與限制,並且自然會去填補文本中所遺留空白和未定之處,而這個空白與未定處(Leerstellen)是可以激發讀者來閱讀文本,以形成閱讀張力,所以,閱讀經典,其實正是通過一種所謂的召喚性結構,完成讀者的自我成長和變化。
總之,閱讀不再只是作品的文句以刺激一個被動的讀者從而產生感受,相反地,讀者在還沒拿起作品來之前,便已經有某些預存的興趣和動機傾向,也正是這些預存的因素,建構了他所閱讀的作品,誘發了他在閱讀過程中的感受,就此而言,感受不是被動對於作品作出制約反應,而是主動創造出不同感受的閱讀經驗。
資料來源:葉巧晶(2008)。<讀者反應論與兒童圖畫書詮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學習領域碩士論文。
延伸概念:讀者反應理論、經典、召喚性結構
(本則小百科係由林淑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