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針對勞動部研擬大幅放寬「外籍看護工外展服務」(俗稱鐘點外勞)」的適用對象,對此,相關的民間協會團體發表聯合聲明,批評事前沒有充分的政策影響評估,也沒有任何配套措施,如此粗糙的決策,是有必要回歸到日後任何外籍看護工開放政策,都須經由行政院長期照顧推動小組的討論通過後才能進行。
基本上,關乎到鐘點外勞適用對象的大幅放寬一事,實則涉及到是究竟是要解決什麼人的什麼問題及其解決程度又何?以及相與衍生之預期與非預期性衝擊影響(intended & unintended consequences)等等的串聯性思考,就此而言,研擬鐘點外勞係由現行的社福機構直聘、派遣,再搭配一名外勞以進行最多5個家庭的走動式服務型態,便有其進一步深究的必要,這是因為:首先,嫁接現於行社福機構直聘、派遣的運作模式,癥結點還是在於要如何廓清居照服務所可能糾結之於『福利』與『營利』的諸多迷思、弔詭?就此而言,社福機構本身良莠不齊的專業責信?目標1:5的鐘點外勞人力比,是否吻合範疇經濟的市場規模?側重於外籍勞工的人力運用,是否能夠回歸到勞動權益的基本保障提問?鐘點外勞之於逐漸減少對於外籍看護工可能依賴的配套措施及其目標管理機制為何?最後,代現行家事外勞1:1的聘僱人力比,是否因為導入鐘點外勞的生態競合,而引領出來更為優質的照顧服務?
冀此,對於鐘點外勞創新發想的批判性思考,一方面是有挖東牆以補西牆的圍趙救魏之嫌,換言之,在啟動鐘點外勞的長照服務同時,現行家事外勞的制度設計與可能潛藏的失能或失靈現象,終究是要有結構性檢視與通盤性檢討的必要,誠然,侷限於聘僱成本的外部化與社會化,致使從家事到社福抑或是產業外勞的人事成本,未能真正反映出供需媒合的市場價格,如此一來,就不盡然只是對於低階外勞之於人與事的剝削情形,也無法從而有效地提升包括人流、金流與物流等等的專業境界,這更不必遑論於回歸到減少對於外勞的依賴及其創造出本國勞工更多就業機會的樂觀聯想?換言之,假設還是無法正視到合理的聘僱成本、勞動環境、工作條件、社會代價等等的制度性保障,那麼,現行對於外勞的不當對待情事,當只會巧妙地移轉到本國勞工的身上,如此一來,長照人力的缺補現象,終究還是一項尾大不掉的國家安全議題。
總之,在家老化固然是國人的主觀期待,而家屬作為主照者的角色扮演,也是華人社會裡一項重要的照顧模式,但是,回應於急速社會變遷所加諸於家庭之組成、結構、能力等等支持網絡的可能羸弱,那麼,除卻對於居照服務所提供支持與補充性質的方案項目外,要如何嫁接在保護和替代性質的服務模式,像是社區照顧與機構養護等,這似乎也點明出來:無論是十年長照或是長照2.0版本,多少還是有陷入於處境困難但卻是窮於應付的抓襟見拙之憾!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