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美
(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碩士學位學程研究生)

據報導新北市新莊區一名16歲的少年,因向母親索討6萬元不成,5月24日早上夥同練過跆拳道的同學擊暈母親,並親手割喉弒母。聽到這樣的消息時,真是令人不寒而慄,究竟我們的孩子怎麼了?這些孩子對「生命」是抱持著什麼樣的態度?孩子們的「價值觀」為何?他們面對「不順心」時的反應又是什麼?

基本上,此一世代的孩子有著豐富的物質生活和學習環境,但是,這些孩子並沒有上一代的父母或祖父母輩來得更加幸福,反而是更容易自暴自棄,對此,e世代的孩子們,往往在大環境的氛圍裡迷失自己,有著錯誤的倫理價值觀,再加上少子女化社會及其父母過度保護,所造成孩子自我中心之唯我獨尊的觀念,自然是降低挫折的忍受度,也無法處理沮喪失落的情緒。物質的提升,顯然並沒有帶來對於生命所應該要有的尊重和對待,孩子不懂得將心比心以設身處為他人著想,也經常為了一點點小事而自尋煩惱,甚至傷害自己和影響到別人,由此可見,在網路資訊、知識技能、物質氾濫的時代,孩子在尊重生命和愛惜生命的議題上顯得相當羸弱。如今,我們面對種種社會亂象,怎能叫人不擔憂呢?到底這個社會出了問題?還是家庭出了問題?或還是教育出了問題?無數的問號一一顯露出來?筆者卻認為是「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才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追溯生命教育的起源和發展,可先從日本、美國、澳洲、英國推行談起,1964年,日本谷口雅春有感於當時社會唯物教育的盛行,出版了「生命的真相」以倡導生命教育的理念,進而改善了當時社會的人際疏離感;1968年,美國唐納華特士(J. Donald Walters)有感於教育僅止於知識的追求,對自我生命的認識、對他人生命的尊重以及對於環境的愛護相當匱乏,因此,他在加州內華達山成立了「阿南達學校」( The Ananda Living Wisdom School意指快樂喜悅的校區),從幼稚園到中學的一個學校團體,創校的宗旨乃是在於教導孩子生活藝術以及傳統教育的知識(education for life),並出版「生命教育:與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戰」;1979年,澳洲Ted Noffs牧師為了幫助青少年解決嗑藥的問題,在雪梨創立了第一所生命教育中心(Life Education Center,簡稱LEC),主要致力於藥物濫用、暴力與愛滋病的防治;英國則是於1986年設置生命教育中心,藉以和其它生理健康、預防藥物濫用等專業機構密切合作,透過流動教室(mobile classrooms)來宣導,有關學校生命教育的相關課程是奠定於1998年柯瑞克報告書所主張的學校應該將社會及道德責任、社區參與、政治素養包含在公民資質教育(citizenship education)當中,並且在2002年之際,公民資質教育已成為學校的正式課程(11-16 year olds)。

不同於西方文化、社會背景與預防藥物濫用等目的,台灣生命教育起源之遠因可說是長久以來逐漸扭曲之「重科技、輕人文」的功利導向價值觀,近因則是起於校園自我傷害與暴力事件頻傳,如1997嘉義三名學生集體跳潭自殺、1998年國立清華大學女研究生謀殺溶屍案後,使得許多教育學者開始思考台灣的教育問題,對此,專家學者共同體認到:「生命教育是教改不可遺漏的一環,也是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的心靈重建工程」,因此,1998年由教育廳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概念,奠下我國推動生命教育之重要里程碑,更重要的是將生命教育活動列為九年一貫課程「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指定內涵。

在台灣,生命教育計畫與推動已超過16年了,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近年來青壯年隨機殺人(殺童)的案件卻越來越多,像是2012年台南男童割喉案,2014年鄭捷北捷隨機殺人事件,2015年台北市文化國小女童割喉案,與北捷中山站四號持刀隨機砍人案,最後,2016年內湖女童小燈泡命案。以此觀之,這樣的「模仿效應」讓許多人擔憂也感慨「台灣怎麼了?」這些年紀輕輕的加害人,他們的生命裡發生了什麼事,非得要隨機殺人不可?而在他們成長求學的階段,為何沒有接受「生命教育」課程的感化或重塑?

把時間往回推算,過去十多年來,台灣青少年吸食毒品、物質濫用(substance abuse)、藥物濫用(drug abuse)的案件數已節節升高,未滿20歲的毒品使用者也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青春期的孩子,可能面對兩性感情的困擾、人際關係的衝突、課業的壓力、學習的障礙等因素而感到孤單無助,看不到人生的希望而以自殺來「解決」問題,事實上,儘管2014年衛生福利部公佈自殺已連續多年不再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但是,自殺仍然還是台灣青少年主要死因的第二位,而近年來校園也經常傳出暴力事件、青少年鬥毆、霸凌、逃學、酗酒、中輟、販毒、飆車、墮胎、網路成癮等問題,誠然,台灣這15年來在實施「生命教育」的普及推動及成效上,顯然還是有著非常大的進步空間。

生命教育在英國的教學法著重議題式的探討與貼近學生真實生活面的學習,都以引導與詰問的模式作為課程設計的基礎;美國所實施的生命教育教學法,Doyle認為良善的生命教育有三個要素:實例、研讀和操作,價值要經由實作來學習,從實作中養成習慣,因此,生命教育運動的主要宗旨是教導價值和道德美德,也就是說,傳達生活是一種學習,生命就是一種體驗生活,而不能光是紙上談兵,對此,有些班級會飼養小雞,讓孩子們與母雞一起經歷將雞蛋孵化成小雞的過程,從認識生命進而學習愛謢生命,有些班級則推動「生命技能」(Life Skills Program)的課程,教導孩子如何放鬆與收心(relax and center)、專心與聚精會神(focus and concentrate)、控制衝動的能力(increase impulse control)等體驗教育。
相較於西方國家生命教育課程重視日常生活上的應用,台灣教室的教學法多半是採取以「粉筆與講授(chalk and talk)」為主,重視道德及倫理勸說,亦即,樣板式理論的講授方式,成效自然是會大打折扣;再則,教育部定期策劃並函頒「生命教育推動方案」,各縣市教育局公告生命教育實施工作計畫,但是,受到家長「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價值觀念影響而希望減少這些不用考試與升學無關的課程;再則,觀看教育部的「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及「生命教育學習網」,課程的規劃設計頗為粗糙,缺乏精神主軸實為可惜。從相關文獻資料的耙梳中發現,專家學者對於學前及國小階段推動生命教育所面臨的挑戰都提及到像是「缺乏家長認同」、「師資培育不足」、「教材產生困難」與「缺乏生死教育」等因素,這部分教育當局應加以重視並且積極尋求解決策略。

生命教育應該是無所不在的教育,也是天人物我的教育,其內容涵蓋了人與己的教育、人與人的教育、人與環境的教育、人與生命的教育四個向度;連帶地,扣緊認識自己、欣賞自己、接納自己、實現自己、尊重他人、欣賞他人、愛人如己、群己關係、欣賞自然、保謢環境、尊重環境、社會關懷、欣賞生命、生命意義、生死尊嚴、人生信仰的生命課題範疇,從縱向學齡前教育、十二年國教、大專教育甚至是成人教育,及其橫向從政府機關、學校當局、民間團體等,透過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及潛在課程等方式,來落實生命教育之推行。誠如美國教育學者 Remen所說;生命意義的探索可以幫助學生獲得心靈上的力量以超越生命的迷思與困境,並引導學生思考,我是誰?我想要做什麼?生命的定位與歸屬在何處?也唯有如此,才能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的意義、發掘生命的價值,進而珍愛生命。
總而言之,生命教育是一生最重要的一門課,生命教育的目標就是要幫助孩子建立優質生命信念的教育,使其認識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並有能力做出對的選擇,以活出美好的生命。生命教育是生命影響生命、生命陪伴生命、生命關懷生命,而生命教育更是老師和學生一起思考「生命的問題」,透過討論、分享和各樣活動確實體驗「愛」和「尊重」,來幫助學生建立真實而正確的價值觀。最後祈盼全台灣的孩子都能從生命教育的課程中得著許多寶貴的信念,如此,一生將會受益無窮,而人生之路也會平順許多,社會國家也會多些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