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報載針對目前全台灣共計有75萬名失能、失智和身心障礙者而來的照顧負擔,民間團體提出比照育嬰假,來給家庭照顧者所謂的『顧老假』,對此,相與衍生出來的議題現象,是有它進一步深究的論述空間。

基本上,扣緊經驗現象的客觀事實,那麼,為數75萬名的被照顧者再加上至少150萬名的照顧人力,那麼,除了因為照顧責任被迫離職或換工作所造成的職場損失外,全年無休所招致長期壓力而引發的人倫悲劇,更是早就層出不窮出現在妳、我的生活世界裡,就此而言,研擬比照育嬰假以給主照者所謂的『顧老假』,理應是有它政策定調的正當性,但是,解決一個問題及其所可能產生之預期或非預期性的發展後果和衝擊影響,這同樣也是不可小覷和輕忽的,這是因為:首先,姑且先行不去議論「顧老」一事的操作性定義,『育嬰假』之於『顧老假』的對照意義為何?亦即,將以2年為限、強制性質和逐漸舒緩的現行『育嬰假』擴及到不知要照顧幾年、照顧的定位未清以及負荷日漸加重的未來『顧老假』,那麼,相與拉扯的權責關係就有它嚴肅以對的必要,以此觀之,從『家庭照顧假』的綜融角度以思考高齡少子化之『顧老假』和『育嬰假』的比例原則與合和關係,實屬必要,但是,問題的癥結點也不單單只是聚焦在照顧的天數長短抑或是否給薪的福利待遇,而是一套讓長照家庭得以穩健運作的照顧政策和服務體系,是否建構完善與穩健運作?連帶地,無論是『育嬰假』或『顧老假』,要如何將嬰兒或長者的個體層次議題以進一步地延伸到婦孺、婆媳等等的集體層次以及長照家庭的整體層次,這多少突顯了當前福利藍圖願景的勾勒,還是侷限於單一對象別的狹隘範疇,如此一來,問題紓解的同時,自然是會接續去面對下一個更為棘手的難題?

再則,即使『顧老假』是勢在必行的策進作為,但是,從財政赤字到身心赤字的串聯關係,是否因此就可以獲得解套,就此而言,個別生理條件的老化變異情形,這除了加重放寬處理『顧老假』的運作困難外,內部成本的外部外、企業化與社會化,更是點明了『顧老假』的實施,不能只是一廂情願的激情以對?連帶地,『顧老假』的思索真義是否僅僅限縮在休假、放本身上,還是要從照顧一事以擴及到相與衍生的議題思考,比如:留職停薪以照顧長者的『顧老假』,究竟是側重在消極性質的生理照顧抑或是隱含後續縝密接軌的照護計畫?換言之,『顧老假』的實施,終究還是要嚴肅看待在家老化的角色定位和功能限制?如此一來,『顧-老-顧老-顧老假』彼此之間的可能落差或斷裂,更宜要有分類與分級的對應措施,比如說:可以將「顧老」轉換成為「懇親」或「探視」的另類顧老假,藉此貼近於日間照顧或機構養護的孤寂父母,從而達到天倫之樂的全人關懷旨趣?至於,從社會參與到健康促進的相關活動方案,更是可以用以提升『顧老假』所應該要有的關照視野?准此,在這裡的針砭意義所指涉出來的乃是斷然不是透過休假或放假的手段以逕自主照者永無止境的人身負荷,而是藉由『顧老假』的實施與否,以反思長照家庭背後所糾結的生態環境限制及其結構的解套對策?

總之,關乎從『育嬰假』到『顧老假』的一線之隔,所道盡的就不只是人倫之間的應盡責任,而是久病無孝子一事所可能隱含的諸多迷亂或迷思情形,就此而言,『顧老假』的推動或實施,宜是要有戰策與戰術的併進性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