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惰化(Social Loafing)
社會惰化一詞指的是當要共同完成一項任務時,倘若群體的人數越多,就會出現個人出力越少的現象,或是個人活動時有他人在場,個人所付出的努力往往也比單獨時來得少,也就是說,個人活動的積極和效率都會有下降的現象,冀此,社會惰性一般都是發生在多數個體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合作,而且也是自己的工作成績又不能單獨計算的情況底下,也稱之為社會干擾、社會致弱、社會懈怠,這就猶如俗語所言“一個和尚挑水吃,二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正是該種社會心理現象的具體形象化。
法國人Max Ringelman(馬克斯•瑞格曼)於1913年做了一個拔河比賽的實驗說明了該種的社會惰性現象,要求實驗者分別在單獨和群體的情境下拔河,同時用儀器來測量他們的拉力,結果發現:被試人數與拉力成反比,也就是隨着被試人數的增加,每個被試平均使出的力量減少了,這種共同完成一項任務時,群體人數越多個人出力越少的現象,後來在其它的實驗中也得到同樣的證實。
社會惰化的主要解釋是由於人們認為他們的貢獻不會被評核或重視,所以當群體一起工作時,失去了應有的積極性,對此,社會心理學家Bibb Latane(拉塔奈)提出所謂的『旁觀者效應』(The Bystander Effect),認為之所以會出現社會惰化的原因可能有三個:(一)社會評價的作用:在群體情況下,個體的工作是不記名的和不被測量的,所以,個體在這種情況下就成了可以不對自己行為負責任的人,因而,被評價意識就必然減弱,使得為工作所付出的努力也相對被減弱;(二)社會認知的作用:在群體中的個人,會認為其他成員不會太努力可能會偷懶,所以,自己也就開始偷懶,導致出現混水模魚或搭便車者的社會惰化,從而使自己的努力下降;(三)社會作用力的影響:在一個群體作業的情況下,每一個成員都是整個群體的一員,與其他成員一起接受外來的影響,因此,當群體的成員增多時,每一個成員所接受的外來影響就必然會被分散與減弱,而個體所付出的努力就降低了。
資料來源:智庫百科
延伸概念:社會心理學、旁觀者效應、三個和尚沒水吃
(本則小百科由林淑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