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館 (Parent-Child Center)

就生命週期(life cycle)來看,0-6歲乃是兒童發展最重要的階段,此一階段的嬰兒要以和玩物的刺激來引發和反映已獲得到的安全依戀(secured attachment),就此而言,遊戲成為表達性情感的重要媒介,並且從遊戲當中以學習到有建設性的控制情緒,因此,「遊戲學習化」、「學習遊戲化」便成為近年推廣學前教育的發展潮流,同時隨著快速的社會變遷,都市安全環境的遊戲空間也成為兒童休閒娛樂另外一種的衍生需求,特別是回應於少子女化的生育模式,孩子普遍少了玩伴,以至於從2011年度起,政府為創造友善生養的育兒環境,讓父母在生育、養育及教育上得到協助與支持,積極推動所謂社區親子館政策。以台北市為例,於2014年完成12個行政區分別設立各具特色的親子館,目前共有13家,由公部門提供既有場地以達有效活化的多元使用目的,並且透過公開招標的方式,委託社會福利、兒童福利等非營利事業法人、團體或學校辦理親子館等相關服務,至於,親子館的運作特色包括有公私協力、免費優質、便近使用、專館設置以及提供外展服務,而服務的對象則是以6歲以下兒童及其照顧者為服務對象,同時相關的活動規劃也是扣緊分齡(0至2歲、3 至6歲)及主題親子遊戲的活動空間(像是親子遊戲室、Green House、親子繪本區等),以辦理諸如育兒及親子講座活動、育兒知識宣導及諮詢服務、社區外展服務(例如社區行動圖書玩具列車、行動兒童劇團、育兒指導團體等)、志工培訓方案、二手教玩具與書籍或育兒設備交換活動等,以期望在安全且溫馨的活動環境底下,讓家長與孩子能夠共玩、共學、共讀,提供給來館的家長教養知識和育兒資訊的互動交流,從而讓照顧者有喘息的機會。

資料來源:臺北市親子館及育兒友善園維基百科
延伸概念:公共托育資源中心、兒童福利、公設民營
(本則小百科由林淑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