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前情提要:
根據主計總處最新調查顯示,全臺家庭可支配所得前3名分別為新竹市150.36萬元、臺北市148.55萬元及新竹縣148.15萬元,至於,家庭儲蓄金額則是新竹市40.87萬元奪冠,年增約4萬元、苗栗縣以37.36萬元躍升第二,年增約2萬元,新竹縣則以35.06萬元退居第三,年減約1.03萬元。
2024年臺灣家庭平均儲蓄金額達新台幣27.65萬元,再創新高,科技產業聚集的新竹縣市分別拿下全臺第一與第三,不過,讓人感到意外的是,苗栗縣位居第二名。

………………………………………………………………………………
在一片遙遠的土地上,住著一群名為「家庭」的居民,這片土地名為福爾摩沙,每個家庭都擁有一座「儲蓄之井」,井的深淺則是取決於他們的理財智慧和生活方式。2024年,這片土地上開始了一場名為「儲蓄之光」的大賽,目的是尋找最會存錢的家庭與地區。

第一幕:科技之城的井水
阿民教授他長期研究家庭儲蓄的奧秘,他曾說:“儲蓄並非僅僅是收入的結果,而是價值觀、生活方式與社會結構的交織產物。”,這句話成為了許多家庭的指引,尤其是在這場大賽開始之前。

在北方,有一座名為「晶矽新竹市」的科技之城,這裡的居民係以高收入著稱,他們的儲蓄之井深不見底,新竹市的家庭平均年儲蓄金額達到40.87萬金幣,成為全臺之冠,科技人群如同勤勞的蜜蜂,日以繼夜地工作,將豐厚的收入注入井中。

然而,阿民教授卻是提醒說道:“高收入不一定等於高儲蓄,真正的關鍵在於理財習慣。”,晶矽新竹市的居民不僅懂得賺錢,更懂得規劃未來,他們以科技產業的穩定性和高薪資為基礎,善用各種投資工具,讓井水源源不斷。

第二幕:勤儉之鄉的奇蹟
在新竹科技城以南,有一片名為「客儉苗栗」的土地,這裡沒有新竹的繁華,也沒有如臺北市般到處林立的高樓大廈,但客儉苗栗居民卻是憑藉著勤儉持家的傳統,創造了全臺第二高的家庭平均儲蓄金額,高達37.36萬金幣。

客儉苗栗縣的一位老農夫阿福是這裡的代表人物,他每天清晨五點起床,細心地照料農田。他說:“我們客儉苗栗人不是最會賺錢,但我們懂得珍惜每一分錢。”,阿福一家人遵循「量入為出」的原則,不輕易購買奢侈品,也不隨意舉債,他們相信:「積少成多,滴水穿石」的諺語理念。

阿民教授對此現象讚嘆不已:“客儉苗栗人的成功證明了儲蓄並非收入的絕對函數,而是一種文化與態度。”

第三幕:中南部的迷思與反思
在福爾摩沙的中南部,有些地區生活成本較低,理應更容易存錢,然而,大賽結果卻是顯示,中南部多數縣市的家庭平均儲蓄金額低於全國平均值,例如繁榮臺中市僅有19.89萬金幣,府城臺南市23.3萬金幣,打狗高雄市26.5萬金幣。

這裡的一位青年阿明曾經相信「南漂存更多」的說法,但他發現現實並非如此,他抱怨道:“生活成本雖低,但收入也低,加上消費誘惑多,存錢真的不容易。”,阿民教授對此現象提出警告:“當地區收入與生活成本失衡時,居民若缺乏理財知識,很容易陷入『月光族』的困境。”

第四幕:最淺之井與最深反思
在東部與南部,有些地區的儲蓄之井淺得幾乎看不到水,如海天宜蘭縣、竹塹嘉義縣與陽光屏東縣,其家庭平均儲蓄金額分別僅有16.7萬金幣、16.9萬金幣與17.6萬金幣,這些地區居民面臨著低收入、高支出的雙重壓力。

宜蘭的一位漁夫阿海感嘆道:“我們賺得少,但花得也少。即便如此,還是存不了多少錢,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永遠無法翻身?”,阿民教授指出:“這些地區需要的不僅是個人層面的理財教育,更需要政府政策的扶持,例如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提升基礎建設,以改善結構性貧困。”,最後,阿民教授總結:“然而,這不僅是你們的問題,而是整個國度的結構性問題,收入不均、教育資源分配不公、房價高漲,這些都像無形的枷鎖,限制了你們的儲蓄能力。”

第五幕:改變之風起
面對這樣的局面,一場改變之風正在福爾摩沙吹起,阿民教授與一群學者提出了以下行動計畫:

1.推廣理財教育:從小學開始教授基本理財知識,讓孩子們懂得「開源節流」的重要性。

2.推動收入再分配:透過稅收政策,縮小貧富差距,讓經濟弱勢家庭也能有儲蓄的可能。

3.強化社會安全網:政府應針對經濟弱勢地區推出更多補助政策,例如租金補貼、就業培訓等。

4.鼓勵社區合作:推動地方合作創新模式,共同進行農漁產品銷售與資源共享。

5.改善資源分配:縮小城鄉差距,讓南部、東部或外島地區也能獲得更多發展機會。

最終,「儲蓄之光」大賽不僅揭示了各地區家庭儲蓄能力的差異,更讓人們意識到儲蓄背後深層次的社會問題,阿民教授總結道:“儲蓄是家庭穩定與幸福的重要基石,但它背後反映的是社會結構、文化價值與政策導向。”以及“這場儲蓄之光的競賽不是為了分出勝負,而是要讓我們看清自己的優勢與不足,臺灣這大家園需要的不僅是個體的努力,更是整體結構的調整。”

在福爾摩沙這片土地上,每一個家庭都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儲蓄之井」,他們明白,無論井水是深是淺,只要齊心協力、善用資源,就能共同築造一個更加穩定而繁榮的未來,請記住:“A penny saved is a penny earned” (省一分錢即賺一分錢)

後記:
家庭儲蓄能力不僅取決於收入,更受到文化、教育、政策等多重因素影響,唯有整體社會結構的改善,才能真正提升全體居民的生活品質,福爾摩沙這片土地上的每個家庭,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那口「儲蓄之井」,無論是科技之城的晶矽新竹市,還是勤儉之鄉的客儉苗栗縣,他們都在共同書寫著屬於福爾摩沙的這一則經濟寓言。

(本文的撰寫構思取材Yahoo新聞網,2025.11.21:「台灣哪個縣市最會存錢?一、三名不是台北,亞軍竟是這裡……中南部生活成本低?『南漂存更多』被顛覆」)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