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前情提要:
知名手搖飲連鎖店爆發『石虎柳丁』事件,這也連帶地誘發對於友善石虎農作標章的探究,事實上,友善石虎農作標章包括彩色版和黑白版兩種,這其中彩色版的友善石虎農作,須通過有機或綠保,除了做到石虎棲地友善,也要通過綠色保育標章或有機農產品認證,屆時,農產品販售時會同時露出至少兩個標章,以確認真正符合標準,至於,黑白版的『友善石虎農作-安全蔬果』只要通過產銷履歷,便代表這些農友正在進行農地轉型,雖然還沒取得綠保或有機,但已選擇踏上友善耕作的路,包括有做好田間管理減少病害、監測土壤健康(3年至少檢驗1次)、學習觀察蟲害狀況,以及學習轉用農藥的防治資材等前置作業,此一從生態環境、動物保護到商品定位的努力工程,是比想像中來得深邃、複雜。

………………………………………………………………………………
在一片遼闊的淺山地區,石虎,這種瀕臨絕種的保育類野生動物,靜靜地穿梭於農地與樹林交界處,牠的斑紋如同大自然的畫筆,在青翠的背景中勾勒出獨特的身影。然而,石虎的家園卻因農藥、除草劑、毒鼠藥等人類的濫用行為,漸漸支離破碎,更使得牠的棲息地,變得危險而不友善。這是一個關於石虎與農民、關於環境與社會的文明變遷故事。

第一幕:石虎的嘆息
名叫「虎斑」的石虎,牠是這片山林中的守護者,每當夜幕降臨,虎斑便會在農地邊緣徘徊,尋找食物,然而,最近虎斑發現,牠的獵物越來越少,水源也被污染,望著一片光禿禿的田地,虎斑心中充滿了嘆息說出內心的心聲:

“這片土地曾經是我們共同的家,如今卻成了危機四伏的戰場。”

第二幕:農夫阿德的選擇
「阿德」是這片土地上的一位農夫,家族世代耕耘於此,因此,阿德對石虎並不陌生,他曾在夜晚看到虎斑的身影,然而,隨著時間推移,阿德開始注意到,使用農藥和除草劑雖然能提高農作業的產量,但卻讓土地失去了生機,更重要的是,石虎正因人類的行為而瀕臨滅絕。

一天,阿德參加了一場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舉辦的講座,講座中,阿民教授提到:“石虎是生態系統的重要指標物種,保護牠們不僅是保育行為,更是一種社會責任。”,阿民教授還解釋了友善石虎農作標章的理念,以及如何透過友善耕作改善石虎的棲地。

阿德深受啟發,他決定改變耕作方式,加入友善石虎農作的行列。

第三幕:友善耕作的挑戰
阿德開始實施草生栽培,不再使用除草劑,而是手工除草,他也停止使用鳥網和毒鼠藥,同時,努力學習如何觀察蟲害狀況,以替代傳統的農藥來去除蟲害,不過,這些的改變並不容易,他需要花更多時間管理田地,甚至於面臨到減產的風險。

一天傍晚,阿德在田間忙碌時,意外看到虎斑出現在田地邊緣,牠似乎在觀察著阿德的一舉一動。

“你在關注我嗎?”,阿德喃喃自語。他感到一種奇妙的連結,仿佛他和虎斑正在共同努力,守護這片土地。

第四幕:全社會的支持
阿德的努力逐漸被鄰近的農民和消費者所注意,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協助他申請友善石虎農作標章,並將他的農產品推廣至更多市場,彩色版標章代表他的農產品已通過有機或綠色保育認證,而黑白版則是象徵安全蔬果,適合於正在轉型中的農地。

阿民教授在一次公開演講中提到:“友善石虎農作標章不僅僅是一個認證,也是一個行動,更是一個改變社會行為與環境互動方式的創造性轉化契機。”

阿民教授繼續補充:“友善耕作不僅僅是為了保護石虎,它也是為了我們人類自己的未來,當土地被過度開發和污染時,我們最終會失去所有資源。友善耕作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方式,它讓我們重新與自然建立聯繫和緊密關係,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夠以友善的方式耕作,不僅能夠保護石虎的家園,也能讓我們的農作物更加健康。”

消費者開始選擇購買有標章的農產品,而其他農民也受到鼓舞,加入了友善耕作的行列。

第五幕:石虎的微笑
幾年後,淺山地區逐漸恢復了生機,田間不再光禿禿,而是充滿了各種草相和開花植物,石虎的身影也越來越常見。虎斑再次出現在阿德的田地邊緣,但這一次牠不是在尋找食物,而是靜靜地坐著,看著阿德忙碌。

“謝謝你,阿德!”,虎斑似乎在心中說道。

阿德望著田地和遠處的山林,他知道,這不僅僅是為了石虎,也是為了包括人類在內的下一代,更是為了整個環境生態系统,阿德自忖反思:“人類為了追求效率和利益,選擇了這些危害生態方式來耕作,他們沒有意識到,石虎和其他生物也依賴這片土地生存,尤其是這樣的選擇,正在一點一滴地摧毀包括我們在內的所有人的家園。”

後記:
這一則寓言故事提點了我們,人類與自然並非對立,而是共生共存,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改變自己的行為,支持友善耕作,選擇對於環境友善的綠色產品。正如阿教授所言:“環境保護不是一個人的責任,而是全社會共同努力的結果。”

如果您想支持友善石虎農作,可以直接向取得標章的農戶購買,也可以選擇使用友善耕作材料的餐廳,因為,您的每一個小小的選擇,都能為石虎帶來更多希望,也能讓我們重新找回與自然和諧共處和共生的可能性。

(本文的撰寫構思取材聯合新聞網,2025.11.21:「大苑子『石虎柳丁』事件引關注,專家曝『友善石虎農作標章』很不簡單」)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