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一項攸關到東部重大的交通開發案,引發各界的不同議論,畢竟,該項北宜高鐵案規劃的行駛路線係自高鐵南港站向東延展至宜蘭,全線總長60.6公里且須經過9個鄉鎮市區和開闢10個隧道,計畫核定後11年通車,其中施工期約8年2個月,工程之艱鉅程度可想而知,只不過,來自於民團及專家學者率先指出北宜高鐵有7大缺失,包含可行性研究僅17頁,缺乏完整評估,違反前瞻條例;4個月時間研究,10年直鐵方案變高鐵;缺乏客觀系統技術評估;高鐵僅比台鐵快5分鐘,經費卻暴增新台幣2,300億;整體效益近8成來自私人利益;程序粗糙,忽視在地民意;以及沿線區域聚落經濟發展效益,未納入評估方案,顯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煙硝之味。
事實上,宜蘭縣代理縣長親自出席該項北宜高鐵延伸至宜蘭計畫的環評初審會議,並且強調該計畫對於改善宜蘭交通擁堵的重要性,畢竟,每逢周末或連假,國道五號的交通狀況堵塞極為嚴重,造成居民的出行困難,進而損及甚或是剝奪宜蘭縣民的行動權利,如此一來,高鐵的延伸至宜蘭不僅是所有縣民的期待,更是用以有效解決當前交通問題的關鍵措施,連帶地,宜蘭縣政府也依照交通部的指示,積極推動與北宜高鐵相關的整體交通規劃,包括土地開發、國土計畫及都市計畫等,旨在於可以達成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雙贏局面,至於,民眾對於北宜高鐵的禁限建、土地開發爭議、公共利益有限、深化社會不均,以及列車行進所造成的震動等諸多疑慮,這也讓如何推動有效的社會性互動溝通,以促進計畫的順利推進,成為了北宜高鐵延伸宜蘭的可行性及其全社會性影響解析之關注所在。
誠然,高鐵延伸至宜蘭的計畫,旨在於能夠有效解決當前交通系統的瓶頸問題,這是因為,隨著宜蘭地區觀光業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遊客選擇前往宜蘭旅遊,也讓原本就繁忙的國道五號交通動能更顯擁擠,特別是假日的車流量常常超過當初的設計容量,導致長時間交通堵塞的苦不堪言,此外,宜蘭縣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東部與西部交通的重要樞紐,若能夠將高鐵成功延伸至東部的宜蘭,不僅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還能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也就是說,交通便利性將直接影響到宜蘭縣居民往返西部的就業機會與收入水平,進而改善或加速區域之間的社會流動性,只不過,一體多面的北宜高鐵延伸案,直指該項計畫的推進及其可議挑戰,是有其棘手之處,這是因為,北宜高鐵建設可能會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影響,特別是對於生態敏感區域不可逆的人為開發損害,至於,利弊兩造的可能拉扯或衝突,也顯現於不同利益或利害關係的一干人等,如此一來,加強環境評估與公聽會,來廣泛徵求民眾意見的機制設計,當屬迫切必要,這部分除了針對居民的疑慮進行充分的解釋和說明外,更是要讓居民藉由參與決策過程中,以增強透明度與信任感,連帶而來的是如何推動綠色交通的環保出行方式、如何帶動安住其心的在地就業、如何進行整體成本效益分析、如何強化宜蘭地區的其他交通基礎設施,以及如何關注社會不均與流動性等,均是用以檢視北宜高鐵線的興建過程中,所要留意的延伸性課題。
總之,高鐵延伸至宜蘭的計畫是一項具潛力的交通建設,能夠有效緩解當前的交通擁堵問題和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並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然而,計畫的推進必須充分考慮到交通便利性、特定土地開發、地方經濟發展、自然環境保護、社會公正平等、政策規劃透明及其未來衝擊影響等等可行性或不可行的多重面向評估,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宜蘭縣民對於安居樂業的多方期待,並為未來的蘭陽平原打下堅實的發展基礎,畢竟,高鐵通車至宜蘭的方案構想,背後實乃糾結有從絕對剝奪到相對匱乏的東西部交通便利差異、從西部繁榮到東部後花園的整合區域發展規劃、從可行性到非迫切性的理性評估、從社經發展到社會補償的積極性差別待遇、從高鐵到臺鐵的替代選項、從財務評估到營運收支的損益兩平、從經濟效益到區位影響的全宜蘭思維、從土地徵收農業影響到生態環境到水脈人文的多層次評估面向,以迄於從既得利益人士到全縣居民生活品質等整全多層的論述思辨,況且雪山隧道通車後所帶來的正反面影響,多少點出任何不可逆的人為開發案,意指的乃是對於人類社會中長期抑或恆久未來的負面衝擊,如此一來,考察的重點就不全然只是聚焦於諸如直鐵或高鐵之類的技術性交通行政事宜,而是欠缺一套通盤、整體、全面的藍圖擘劃。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