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已有四十個國家和地區進入超高齡社會,不到兩個月後,台灣即將新增為其中一員。高齡人生成為日常,聯合報開啟國民退休準備工程,每年同步舉行退休力大調查,去年逾五千人登入會員填寫「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平均退休準備分數為五十七點五分,為近四年最低。

平均餘命延長,讓每個世代都「延遲轉大人」,同樣是廿五歲,嬰兒潮世代已結婚生子,Z世代卻正準備出社會工作;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年未四十即視茫髮蒼,如今六十五歲是法律定義的老人,但許多人依然活力健康,人生歲月悠長,即將開啟新的篇章。

退休力指標以六種動物代表不同的退休準備樣態,分數最高的「王者獅子」準備最充分,占二成五;其次「翩翩蝴蝶」占一成七、「暖男水豚」占一成四;「好奇海豚」、「慢慢樹獺」和「做自己貓熊」的平均分數皆不及六十分,總共占了四成四。

退休準備指標評估五個核心能力,分別是財務、健康、社會連結、活躍好學與自在獨立。調查顯示,健康和社會連結分數偏低,今年僅五十三點八分和五十點九分;若以性別分析,女性在健康和社會連結、自在獨立表現較優,男性則在財務和活躍好學超越女性。

「退休之後,有沒有打算繼續工作?」回答繼續工作比率再創新高,接近四成八,以卅歲到四十九歲社會中堅比率最高,打算繼續工作者超過半數。財務壓力很可能是退休後不放棄工作的原因之一,調查發現,知道可領多少退休金但覺得不夠者,高達六成五,覺得足夠者不到兩成。

政大教授、台灣永續金融與企業影響力協會理事長王儷玲分析,通貨膨脹是許多退休族群必須思考的問題,若以通脹率每年百分之二點五至三,退休金在未來卅年將需增加至一點五倍以上,且退休後資產增值潛力降,若想維持相同購買力,意味現階段儲蓄和投資策略必須調整,提早進行財務規劃至關重要。

為攜手各世代共同尋找創新和實用的終老解決方案,「二○二四退休力論壇」今天登場,今年主題是「延遲轉大人──XYZ的人生使用說明書」,論壇講者包王儷玲、陳亮恭、高愛倫等,博覽會現場還有退休理財規畫顧問群,一對一解盤理財狀況、肌力大挑戰、二度就業與善終等。

去年隨論壇發行的「以防萬一手冊─財務筆記本」大受歡迎,今年持續分享聯合報獨家製作「以防萬一手冊─終活筆記本」,幫助留下屬於自己的善終決定。

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