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連帶(Social Solidarity)
   
社會連帶是由E. Durkheim(涂爾幹)在其所著《社會分工論》一書中所提出來的概念,指涉的是在社會或群體所展現出來團結或整合的程度、類型,對此,社會連帶的組成基礎在簡單社會以及複雜社會,這兩者之間還是存在著極大的區別,在簡單社會裡的社會連帶基礎通常是建基在親屬關係以及直接的相互關係和較為相似的價值觀與文化信念,然而,在結構較為複雜的社會中,社會連帶的基礎不再只是侷限於親屬或較為親近的關係,而是在原有基礎上逐漸加上其它正式或非正式的社會關係、社會網絡中的強連帶與弱連帶所構足而成的,就此而言,簡單社會的連帶組成稱之為機械連帶(mechanical solidarity),主要的特徵包括有社會成員之間的個別差異甚小、集體的成員有著類似特質、社會成員的情緒感受和價值觀頗為類似以及人與人之間低度分化而呈現高度的一致性:至於,後者有機連帶(organic solidarity)的主要特徵乃是:社會成員各有特性、彼此有別,也由於個體的不相似性,因此,必須要相互的依賴,彼此之間更是需要協調相互聯結。總之,有機連帶社會是植基於不相似性的分工社會,社會成員隨著社會分工而發展,但是,在機械連帶社會裡則是具有無上權威的集體意識。

資料來源:陳奎熹主編(1998)。<現代教育社會學>。台北:師大書苑。
延伸概念:機械連帶、有機連帶、集體意識
(本則小百科係由張巧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