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隨著閣揆人選的出爐及其相關政事的推動,這使得選前的政見與執政之後的政務,要如何無縫接軌於政策的定調以及政務的穩健運作,那麼,若干的批判性反省,就有它嚴肅以對的必要,這其中特別是關乎到長照+托育+就業之三合一政策的延伸性思考。
基本上,對於長照+托育+就業之三合一政策的延伸性思考,相關的提問還是要回到對於「政策」之本質屬性的確認,就此而言,作為某種綱舉目張的大方向宣示,那麼,包括長照、托育與就業在內的包裹式政見,更需要優先確立包括理念認知、政策立法、典章制度與整合服務在內的定調架構,換言之,要如何避免淪為擠牙膏且拚盤式的福利措施或就業對策,這使得從核心價值、基本精神、運作原則、責任分工到願景藍圖等等的政策說貼,是要有它通盤規劃的必要,以此觀之,諸如較多介入與最低限度、公私夥伴與和合共贏、國家照顧與親屬責任、低度管理與高度自律、津貼補助與福利服務、量入為出與財政負擔、補貼轉嫁與成本結構、市場規模與外部成本、利潤導向與市場扭曲、分類分級與分階分段以及可行與否和停損設置等等的政策性命題思考,宜要進行總體的綜融探究。准此,在這裡的思辨真義乃是用以彰顯出三合一的整合性方案,要如何爬梳衛生、社福與勞動各自的目的事業及其相互串聯的協同運作機制;連帶地,從專業自我的各自本我,以更進一步深究跨域整合的照顧管理機制,這何嘗不是點明了三合一的協調工程、績效管理和財政缺口,這會是政見如何得以有效落實的癥結所在?
對此,即使是範定在工具層次的技術性操作,那麼,長照、托育與就業的個別範疇及其跨域統整,也是有加以商榷的深究空間,比如:無論是公共托育服務抑或是長期照顧服務,標舉出普及、平價與優質的原則精神,一方面要如何破除普及、平價和優質這三者之間預存的內在矛盾,至於,突顯國家照顧的最終父母責任,那麼,『普及性』理應是優先順序的首位,只不過,相與衍生出來的財政來源和支付規模,是否可以一舉掃除當前商品化的市場運作型態,從而達到消弭福利階層化抑或是階層深化的族群隔閡?於此同時,所謂的充分就業要如何可能,特別是以托育和長照為其標地就業市場的運作限制為何?也就是說,上述三合一的照顧方案如果是勢在必行的話,那麼,若干預期與非預期性的發展後果,亦有它停損設置的必要性設計?畢竟,應然與實然之間的可能落差,是要針對過去、當前與未來,以進行橫貫性的基礎研究?就此而言,托育的『誤策』與『正策』,就不應該只是掉落為意識形態的兩造對立,而是包括公設民營托嬰中心、私立托嬰中心、社區公共保母、保母系統、公共托育資源中心、親子館、幼兒園、非營利幼兒園在內的托育服務,要如何架構以成為一套托育服務的連續進程關係?
事實上,對於長照、托育與就業之三合一照顧方案的相關作為,像是優先普設非營利幼兒園、組成民主審議會、分區訂定收費基準、從日照或居服而來之微型日照的延伸辦理以及向下開發包括國中階段的高齡認識課程和高中職融入照服員的訓練課程等,如此一來,要不是理想過高而亟待公民社會的相對成熟,便是讓公共化與商品化處於成為零合遊戲的相互毀滅;連帶地,包括轉業者、部分工時或者志工,又要如何正視長期照顧所應該兼具的專業責信和品質管理?至於,長期照顧的產業規模化、範疇化、商品化與公共化,又是否將外勞、本籍以及居照、日照和機構,以進行包括任用資格、工作執掌、服務內容、薪資待遇和費用補助等等的總體性規劃?最後,關乎到長照+托育+就業之三合一政策的延伸性思考,要如何回應包括本人、家人、外人與全人的綜融性考察,就此而言,推動三合一的照顧方案,其所直指的乃是一套讓家庭得以穩健運作的照顧政策和服務網絡,已否建置完備並且妥善運作,藉此還原回到諸如安居樂業、衣食無缺、頤養天年和健康成長的平凡訴求,如此一來,家庭照顧存摺或是家庭健康自主管理計畫等等的家庭發展帳戶,得以讓敢婚、願生、能養和平安守護,成為當代台灣公民的一個大確幸!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