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報載因應於台南地震的災難善後,某一地方政府預定出動高達40名的社工人力前往災區,以提供包括服務家屬、心理支持和物資發放等善後事宜,對此,相與衍生出來的議題發想,是有它進一步深究的論述空間。

誠然,自從地震搖晃的剎那開始,業已啟動了分類分級、分階分段以及分時分程的災難善後流程,只不過,百廢待舉之際,更加顯現出來要如何從戰術層次的各項災變搶救事宜,以回歸到戰略層次的規範性思考,就此而言,其它縣市政府之於人力、物力、財力等等公共資源的挹注協助,要有它進行綜融且整體考量的必要,這是因為:首先,就災變善後的處遇歷程來看,社工人員在不同階段的角色扮演與功能定位為何?而即便用以突顯社工專業本身的不可被取代性,但是,包括問題需求、資源盤點及其服務計畫而來的需求評估機制,又是否已然相對地妥善完備?特別是諸如服務家屬、心理支持與物資發放等偏向於福利服務範疇的善後事宜,那麼,在地與屬地的可及性、可近性和權責整合性,點明了災變善後該縣市政府相關的共責機關局處,理應是要有關鍵性的角色扮演,否則,先前所出現救災特搜人員相繼撤離退出的不堪景象,難保不會再次的重演,藉此重傷了對於政府公權力的信任危機。

准此,在這裡的論述針砭一方面還是要有對於像是災變社工的操作定義、使能角色、運作限制以及整合機制等等基本課題的探究,就此而言,對於服務家屬、心理支持以及物資發放等等的支援項目,是否吻合社工本身的專業知能或角色發揮,連帶而來的是倘若上述的支援事項,有其燃眉之急的迫切性,但是,從在地到區域以迄於從社工到其它的民間部門,此一社會資源的開發、盤點、整合與有效運用,這才是問題思辨的真義所在;除此之外,另一方面則是要進一步扣緊社會福利行政的關懷旨趣,藉此爬梳由地方政府所一手主導的地震家變事宜,就其人力分工、業務調派、服務權限、協調機制和照顧管理,以進行必要性的廓清工程,從而達到倍力加分的催化效應?以此觀之,縣市政府之間的夥伴協力,是否有它應該要對應的運作流程、辦法規範、權責關係等等的建置化機制,否則,不免流於『得了便宜且賣乖』以及『啞巴吃黃蓮』的相倆對照?!

總之,正當災變救援工作已經步入了重建工程之際,該項提供40名社工前往災區以支援相關服務一事,究竟是某種政治正確的犯難與共?還是專業判斷的兩難抉擇?連帶地,回歸於當前社工人員之於案量過重、業務繁雜、權責不清、角色模糊以及專業不到位等等的責信訴求,那麼,上述跨縣市的社工支援事項,的確是有它商榷、議論之處,特別是對的『事』要如何在對的『時間』裡採取對的『手段方法』,以期使能夠產生對的『共好結局』?誠然,當「社工」過度服務於「政治」,那麼,面對儼然成為了另類案主的一線社工來說,或許相迎於自我超越和自我期待的『廣、深、久、厚』之外,社工究竟能做什麼以及被期待做什麼,這兩者之間的落差,也是社工從業的生命歷程所需要被釐清的一項自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