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一則地方的時事新聞報導,卻是有它嚴肅以對的必要。
話說:販毒集團將毒品販賣給各個不同行業的人士,乃甚至包括看護工、公共運輸業、大樓管理員等非典型勞動的就業人口,如此一來,毒品的販賣與吸食,就不單單只是限縮在個體層次的司法議題,而是有它還原回到集體意含之綜融性觀照的必要,這是因為:以看護工為其毒品販賣的標地族群,無非是有它用以擴展客源和擴大客層的消極目的,只不過,相與衍生出來的衝擊影響,是要有加以正視的需要,畢竟,當前機構老化的養護型態,實則已然是偏向於一種保護或替代性質的功能定位和角色扮演,換言之,長照機構用以取代原生家庭的照顧之責,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是突顯出來機構照顧之於數量與品質等等長照運作課題的基本提問,就此而言,當需求創造出毒品販賣的供給之際,這何嘗不是隱含著未來更多嫌惡物的供給,藉此誘因出來脆弱的人性結構,以此觀之,看護工之於毒品吸食的客觀事實,似乎也意指著長期照顧及其機構養護而來之冰山一角的潛藏性危機?
事實上,除卻看護工吸食毒品的少數案例外,糾結於當前長照機構諸多的發展困境,這才是問題針砭的關鍵所在,就此而言,何以看護工需要借助毒品以維持就業穩定,背後是否關涉到長照機構的生態環境、勞動條件,工作型態及其權責關係,冀此,與其去擔心或掛慮看護工因為毒癮發作而傷害到無辜的老年人,倒不如去進一步去正視所謂不當情事的機構虐待,受害者又豈只是這些接受照顧的住民長者,是否還包括有職工在內的利害相關人等?以此觀之,要如何導引長照機構得以有其良善運作的管理機制,那麼,諸如政策定調、法令規章、供需媒合、服務輸送、評鑑督核、培力輔導及其停損退場等等的誘因條件結構,皆有通盤檢討的必要,否則,侷限於目前紅海策略的搶食天下和版圖擴張,那麼,吞食長照大餅的同時,卻也因為忽略了機構管理和治理的重要性,這使得所可能造成的諸多戕害,就不單單只有第一線的工作夥伴,而是直指整個長照機構運作失靈的重大議題!
總之,相迎於後高齡化社會乃甚至於高齡社會與超高齡社會的照顧負荷,那麼,看護工吸食毒品一事及其所透發出來的警訊,理當是更宜去檢視關乎到長照機構的體質、本質與性質的相關提問?連帶地,擺盪在營利與福利的兩端拉扯,那麼,又要如何讓長照機構得以穩健運作,顯然,現行對於長照機構之商品化與去商品化的對峙思維,就有它解構、重構與新構的必要?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