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報載有日本菸商在國內推出添加花果香、巧克力、薄荷等等四款不同香料的加味菸,並且以「按壓濾嘴中的晶球可以改變味道」為其菸品廣告的促銷手法,藉此達到吸引青少年和增加吸菸人口的擴大商機目的,冀此,相與衍生出來的問題意識,宜有它延伸性探究的必要。

誠然,來自於人性想像的商品設計,這多少也讓脆弱的人性會迷思在各項商品的促銷手法裡,以此觀之,突顯出按壓一下香菸濾嘴中的晶球,便可以改變味道?從而吸取到不同香料口味的香菸,而此一體驗行銷的另類驚奇,所可能造成的衝擊影響,就不單單只是菸品銷售本身的數量多寡,而是從購買行為以進一步地延展到認知態度而來的錯亂扭曲,就此而言,是否限縮在年輕世代資訊不對稱所招致的發展後果?是否現行管制規範的運作失靈及其所產生的失控亂象?抑或是否在政治經濟的共犯結構底下,以讓菸品銷售的推陳出新手法,得以誘發出來更多難以收拾的社會成本?准此,在這裡的論述真義還是要回到菸盒包裝上所特意標示引發好奇、刺激消費的相關圖文,藉以達到廣為招徠銷售的廣告目的,而此一違反菸害防制法裡「促銷菸品或為菸品廣告,不得以文字、圖畫等為宣傳」的法條規定,那麼,依法行政的懲罰機制,又有無確切地達到國家機器所應該要捍衛民眾基本權益的積極作為!?

對此,從對於諸如「室內公共及工作場所全面禁菸」、「禁止菸品陳列展示」、「禁止加味菸」與「將電子菸納入菸害防制法管制」等等的嚴格規範到像是要求每包菸加徵新台幣60元的菸稅、僅容許入境旅客攜帶19支菸以自用抑或是販菸改採為登記制等等的修訂菸酒管理法,此乃凸顯了在最後一道防線的他律手段上,台灣一地還是有它針砭所在,特別是加味菸的巧思構想,這對於身心羸弱的年輕世代來說,更屬於罪加一等的不可饒恕,這也使得因應於青少年次文化所加劇而來的從眾行為,以讓惡質深化的菸害議題,更顯得一發的不可收拾。准此,顯現在插竿立旗以搶食天下的促銷花招裡,那麼,從當下的加味菸到先前的加味水果酒,整個社會究竟可以退讓的底線為何及其相與對應的配套措施又為何?最後,魔道之間的相互角競,說明了『加味菸』的思辨,宜要有從商機利益到外部成本以及從官能刺激到醫療支付的衡平考量,連帶地,是否也因為對於菸品、菸害的標籤印記化,而少了對於這項公共議題所應該要有的社會關照和理性對話!?

總之,正當業者想方設法以另闢蹊徑之際,落伍的法令又要如何與時俱進而有所應變?特別是2007年菸害防制修法通過後僅占35的%警示圖文,又要如何遏止菸商可能動手腳的謀利空間?顯然,從監督政府到督促修法以迄於當代公民社會的發想提問,在在都有它結構縱容的思考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