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常自己打自己耳光,該怎麼辦?」「兩三歲孩子怎麼還不會講話?」健保署統計,去年約7萬2000多名零至六歲的發展遲緩幼兒接受早期療育,不少家長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重複就醫,反而讓小孩身心俱疲,治療效果不佳。健保署10 月1日起實施「全民健康保險早期療育門診醫療給付改善方案」,提供以家庭為中心的整合性療育服務。

健保署醫管組副組長李純馥指出,國內幼兒發展遲緩疾病以腦性麻痺、自閉症、過動症、語言障礙為主,大部分病童家長不知如何與寶寶溝通。例如自閉症幼兒經常出現自虐行為,打自己耳光,有些媽媽無能為力,只能流淚。

「全民健康保險早期療育門診醫療給付改善方案」是透過醫師、個管師指導家長,教導照顧者如何教養病童、如何與小朋友溝通,並擬定個人化照護計畫,由醫護人員上傳個案復健後的成果資料及照片,作為提高給付參考。

「國內發展遲緩幼兒重複就醫情況嚴重」彰基兒童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張明裕指出,部分家長過於緊張,帶孩子至兩三家醫院就醫,幾乎天天排定物理治療課程,反而讓孩子抗拒治療。他就曾收治過語言發展遲緩的兩三歲幼兒,無法正常學講話,因家長擔心其他方面問題,要求加做肢體方面物理治療,以致讓小孩畏懼就醫。

李純馥表示,這項方案上路後,希望透過醫師及個管師輔導家長,給予照顧者正確照護觀念,預估一年額外花費約5000萬健保點值(約4000多萬元),約可照護近9000多名症狀嚴重的早療孩童。目前國內已有40多家醫院成立「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跨科整合醫院設置單一窗口,提供早療孩童各項醫療服務。(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1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