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報載被戲稱為潑水議員的台北市某議員藉由威脅刪除社會局的街友服務預算,以迫使服務街友長達12年的該名張姓約聘社工提出辭呈,只不過,相與衍生出來的議題思考,還是有它嚴肅以對的必要。
事實上,該起的約聘社工辭職一事,亦有它前因、後果及其滾動影響的綜融性考察,這是因為:長久以來,萬華地區街友遊民對於當地社會秩序所增生的相融問題, 多少預伏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隨時都有可能會引爆出來更多的不堪,就此而言,辭職一事,當只是冰山的一角,潛藏而來的迷思現象,這才是問題針砭之所 在,僅就該起事件的發展歷程為例,一方面是可以從該名張姓社工談起,畢竟,訴諸於街友遊民這一群所謂難以觸及到的特殊個案,從外展服務到用心陪伴的竭盡心 思,說明了社工人員在其實踐專業自我的同時,的確是需要更多外部力量的社會認可,就此而言,針對遊民議題的介入處遇,要如何從社福端的個案工作以擴及到衛 政、勞動等等的照顧管理機制,以此觀之,關於張姓社工的去職悲情,又何嘗不是直指主流社會對於這一群底層的邊緣人口,所施加常態性裁判及其社會性排除的某 種原罪?!
至於,該起事件所衍生出來的觀察重點還包括有:張社工所從事的街友服務、張社工身兼人團理事長所参與的遊民方案投標、張姓社工之於球員兼裁判的利益迴避模 糊地帶及其共責糾舉、張姓社工所領導協會所被指稱的詐領補助、市議員大議員欺小社工而被逼提出辭職等等的事件轉折,對此,抽絲剝繭而來的論述架構,就不外 乎是『人』與『事』這兩個不同的介面,亦即,一方面指涉的是對於張某所從事社工一職而來的專業肯定,但是,關涉到投標方案的角色衝突,是否有其當事者雙重 身份的自律迴避以及主管機關他律的監督機制,這多少指陳出來提供街友服務的『事』,還是要有吻合正當身份的『人』,以相互稱托所要具備的權責呼應,換言 之,此一程序正義的基本課題及其是否被逼去職的實質正義命題,理當是要有不同的思維論述?!
至於,從張姓社工去職一事所擴及出來的社工人、社工事、社工專業以及社工自我,這才是因應於當前社工生態環境所應該要進行的檢討工程,以此觀之,聚焦點就 不宜僅止於議員的潑水言論或者社工的被迫去職,而是一種社會認可的支持氛圍,以讓擺盪在樂觀與悲觀之間的人群服務工作者,至少,還有一種讓自己得以蛻變想 像的達觀,誠然,衣帶漸寬終不悔的扶持力量,是需要在人群之中發想和發酵的,對此,要如何『一本初衷、做你自己、居安思危、樂天知命』,這更是所有勇於任 事的社工夥伴們,所要面對的成長課題!?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