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2.01📚
01.人口販運性剝削
02.認知情感棄寵物
03.颱風防災多面向
04.心理諮商太難約
05.長照悲歌老顧障
06.剴剴條款第一人
07.貧富差距達百倍
08.偏高房價所得比
09.工時世界第五多
10.聖誕老人太陽餅
11.經濟學人臺灣病
12.代理孕母商品化
13.勞保撥補法制化
14.設兒童及家庭署
15.經濟動物獸醫師

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十二月份的第一周(2025.12.01)所羅列出來的七字箴言包括有「人口販運性剝削」、「認知情感棄寵物」、「颱風防災多面向」、「心理諮商太難約」、「長照悲歌老顧障」、「剴剴條款第一人」、「貧富差距達百倍」、「偏高房價所得比」、「工時世界第五多」、「聖誕老人太陽餅」、「經濟學人臺灣病」、「代理孕母商品化」、「勞保撥補法制化」、「設兒童及家庭署」以及「經濟動物獸醫師」等15則的七字時事箴言,這也使得相與對應的延伸性思考,是有它嚴肅以對的必要。

首先,「人口販運性剝削」,在當前的臺灣社會中,性剝削、黑幫式剝削和人口販運對於未成年人的影響日益嚴重,這些行為不僅侵犯了兒童與少年的基本人權,也對社會的穩定與發展,構成極大的挑戰,對此,儘管已有多項措施針對性剝削和人口販運問題,但在實際操作中仍然面臨挑戰,像是,社會大眾對這些問題的認知仍然不足,許多人對於受害者持有偏見,認為她們應該為自己的處境負責,這種觀念不僅無法解決問題,反而加深性剝削受害者的痛苦與孤立,換言之,全社會對於性剝削和人口販運的認知轉變,至關重要,此外,在相關政策制定過程中,應聆聽性剝削受害者的聲音和心聲,以確保政策能真正針對問題核心進行改進,這樣才能真正針對問題的根源進行改善,無疑地,現行以性剝削受害少女為主的懲罰政策,反而加深了續走這一條不歸路的制度性戕害,這也顯露現行的教育體系中對於融入兒童權利、認知教育、自我保護意識等再社會化的機制設計,還是相當的淺薄、脆弱,更遑論於如何形成一種全社會共責的認知共識,亦即,不再將性剝削問題視為少數人的個別困境,而是將其視為整體社會需要共同解決的結構性問題;「認知情感棄寵物」,每個生命都應該被尊重和珍惜,飼養寵物不是一時興起的決定,而是一份長期的承諾,我們需要深思熟慮,了解動物真正的需求,並為牠們提供安全和穩定的環境,同時,我們也應該反思自己的消費行為,不要因為一時衝動而造成對生命的不負責任,只有當我們以關懷和責任心對待每一個生命時,我們才能創造出一個更加和諧的世界,如此一來,癥結點乃是在於人類與動物之間,如何建立了一種涵蓋認知同理心以及情感同理心的理解與尊重;「颱風防災多面向」,今年(2025年)第26號颱風『鳳凰』,雖然已經連續2天有縣市宣布停班停課,但是,考察的重點,理應思索颱風假不僅是不上課、不上班的放假日,更是一場關乎安全、經濟與信任的綜合考量,或許,我們無法完全掌控天氣,但我們能用智慧與團結,共創更安全、更共融的未來,特別是如何將放假與否的主導和主控權,從國家機器手上拿回來,以自己做主,進而不要讓颱風天的放假與否,淪為一種充滿愛憎矛盾與民粹困局的糾葛現象;「心理諮商太難約」,衛福部推動《心理健康支持方案》,不過,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公布《大專學生壓力調查》,發現97%的學生支持,但僅2成學生使用,對此,學生會代表指出,不是不用,而是用不到,主要是免費諮商專案難預約,再加上使用後易被貼標籤、被汙名化,使得好方案看得到、用不到,以此觀之,該項的免費心理諮商服務,除了有無的可及性化,亦有其涉及到像是可近性、權責性、整合性、意願性、便利性、代價性、使用性、受惠性、外部性、品質性等服務輸送諸多觀測指標的相關提問;以及「長照悲歌老顧障」,不久前台北一名79歲婦人,因為不堪長期照護52歲重度身心障礙兒的壓力,以1萬元紅包塞進兒子口中,再以膠帶封口鼻致兒子窒息身亡,地院雖給予減刑判2年6個月,但也建議總統特赦,就此而言,擺盪於『法—社會』與『社會—法』之間的拉扯糾葛,就不全僅止於特赦一途,而是如何回歸於『個體—制度—大環境』的通盤性檢視、針砭,誠然,在面對超高齡社會和長照挑戰時,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個體的努力,更是需要整個社會體系的支持與改革,唯有如此,我們才能避免更多照顧悲歌的發生,讓每個生命都能活得有尊嚴和有希望,請記住:臺灣正要跨過超高齡社會門檻,然而,照顧者依舊是孤立無援,因為缺乏足夠的支持系統,必須獨自承受著巨大的身心壓力,進而孤軍奮戰且自行吟唱漫漫長夜的照顧悲歌。

其次,「剴剴條款第一人」,高雄鳳山發生一起虐童案,4歲劉姓男童和10歲哥哥在家吃餅乾掉屑屑,引來媽媽的26歲鄭姓同居男友不爽,處罰打掃加半蹲,4歲童比中指回敬,惹怒鄭男抓頭撞擊陽台牆壁,男童連喊3天頭痛無人理會,最終昏倒在家為時已晚,送醫因顱內嚴重出血成了植物人,對此,檢方怒批鄭男始終狡辯,依兒虐致重傷罪起訴並向法院求刑12年,這也讓鄭姓兇嫌成為修法之後,適用於《剴剴條款》的全臺第一人;「貧富差距達百倍」,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家庭收支調查顯示,臺灣歷年吉尼係數維持在0.35以下,每戶可支配所得高低將戶數分為5組,最高20%家庭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為新台幣235.7萬元,最低20%家庭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為38.4萬元,兩者差距6.14倍,相較於東亞各國家地區(日、韓、星、港)及英、美均佳,顯示臺灣的所得分配相對平均,只是,最富家庭5%、最窮家庭5%,兩者貧富差距卻是高達100多倍,無疑地,L型的所得分配樣態,業已成形且難以翻轉;「偏高房價所得比」,彙整主計處資料顯示,近五年預售屋房顯著上升,房價所得比偏高,這其中首都臺北市高達26.67倍,為全臺最高,這表示一個家庭須花費26.67年的可支配所得,才能在臺北市購得一戶預售屋,相形之下的桃園市則為12.3倍,乃為台灣七大主要城市中負擔相對較低的區域,但是,除了臺北市外的其餘五都和新竹縣市,近五年預售屋總價中位數漲幅高達40%以上,薪資漲幅難以跟上房價的飆漲;「工時世界第五多」,根據勞動部所公布的國際勞動統計顯示,臺灣地區2024年的年總工時高達2030.4小時,僅較哥倫比亞、墨西哥、新加坡、哥斯大黎加低,高居主要各國中世界第五,甚至比2023年再前進一名,依舊是亞洲第二高,對此,雖然立法院於今年(2025年)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新增3天的國定假日,但是,除了增加國定假日外,特別休假理當也要同步進行變革,雇主更是要透過增加勞動條件解決缺工,才能降低工時;以及「聖誕老人太陽餅」,發生在蘇格蘭亞伯丁(Aberdeen)格林布雷小學(Greenbrae Primary School)一起事件,有名教師在教導「諸聖節」(All Saints’ Day)時,話題自然延伸到聖尼古拉(St Nicholas,也就是聖誕老人的原型),這名教師直接對這些9到10歲的孩子們說「聖誕老人不是真的」,這樣的言論對於還以為聖誕老人會送來禮物的孩子來說,無疑是個巨大打擊,對此,家長認為學校「毀了聖誕節的魔法」,並且希望這名老師能被好好訓話,亞伯丁市議會也證實已對此事件展開調查,真正重要的是分享與愛,而不是禮物本身,真正的魔法並不僅僅來自於聖誕老人,而是存在於我們每個人心中,當我們付出愛、關心他人時,我們就是創造魔法的人,請記住:聖誕老人代表的是分享和愛,你、我都可以成為彼此的聖誕老人,用自己的方式傳遞溫暖和分享愛。

最後,「經濟學人臺灣病」,英國《經濟學人》指出,臺灣雖然是全球最富裕國家之一,但在亮眼數據背後,卻是潛藏著新台幣被嚴重低估、勞工薪資被犧牲等議題,尤其是央行持續抑制新台幣匯率,好讓臺灣免於貨幣升值衝擊經濟的『荷蘭病』,但這反而造成經濟嚴重失衡,形成所謂的『臺灣病』或『福爾摩沙流感』,無疑地,擺盪於從護國神山到半屏山以及從荷蘭症到臺灣病的迷思和弔詭,主要還是除了產業資源過度集中於單一產業外,欠缺高瞻遠矚的策略性布局,這才是問題的針砭所在;「代理孕母商品化」,最近有兩名男同志赴海外尋求代孕,而引發熱議,對此,主管機關國健署表示,正彙集各國情況,完成意見蒐集後舉行專家會議,評估另訂代理孕母專法的可行性,只不過,代孕一事涉及到的是身體自主、生育利益、健康風險、婦女權益、買賣子宮、商業剝削、後續生養、人權戕害等諸多疑慮,特別是如何確保是否符合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畢竟,稍有不慎或不優,對賭的都是攸關安危的性命存活;「勞保撥補法制化」,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排審〈勞工保險條例〉修正草案,包含撥補勞保法制化,以讓勞保從現今的撥補制,改為政府負最終支付責任,誠然,截至今年(2025年)的六月止,勞保潛藏負債為新台幣13兆5,632億元,行政院於公務預算及韌性條例特別預算,合計明年將撥補勞保基金1,300億元,累計政府七年下來已挹注勞保基金5,170億元,但是,苦於沒有法源依據,因此,提案修法,明定勞保基金財源包括之後撥補的金額,只不過,從不定期到定期、從固定到一定比率、從策進作為到法制化等撥補行為,旨在於突顯如何確保勞保財務穩健的國家最終給付責任;「設兒童及家庭署」,為了有效照顧兒童醫療,衛福部將進行組織調整,未來會增加兒童及家庭署,以專責單位進行對於兒童身心健康的專業照顧,無疑地,從優化兒童醫療照顧、建立三層級兒童醫療體系、推動幼兒專責醫師、挹注兒童醫療照顧量、布建兒少精神醫療團隊及心智病房計畫及其未來將成立的兒童及家庭支持署等衛福策進作為,除了量質兼具的醫療資源外,又要如何守護包括兒童、家庭、制度或系統等發展動力的不足之處,如此一來,對於新設立兒家署的考察針砭,實有其究竟係要解決什麼人的什麼問題,可以讓問題解決到什麼程度,以及又會衍生出來什麼樣的衝擊影響等相關提問,就此而言,從行政院到衛福部的組織改造、從科層組織服務效能到帕金森法則的政府官僚體系、從社會及家庭署到兒童及家庭署的內部組改、從衛福部的內部整合到跨部會的網絡協調、從少子女化到高齡化或中高齡羸弱化的單一世代歸因、從兒少歸因到父母家庭歸因或系統歸因,以迄於從生理範疇的醫療介入到全人發展的社會性守護,均有通盤檢視之必要,更遑論於兒童的發展議題,不僅於止醫療層面,更有其攸關到婚、生、教、養、衛的個人和家庭生命歷程及其所相與衍生安居樂業的需求滿足和風險規避;以及「經濟動物獸醫師」,經濟動物獸醫師指的是專門診治像是乳牛、豬、雞等畜牧動物的獸醫師,主責疾病預防、診斷、治療、以及協助牧場進行整體管理和防疫工作,然而,這個職位面臨到僅3百多名的嚴重人手不足的問題,部分原因包括工作內容的辛勞、薪資待遇不如寵物獸醫、以及專業分工的需求,這也讓接連爆發食品安全、防疫問題、動物科學人才、畜牧專業人員等畜牧業的產業危機,實比想像中來得及手、嚴重,遠地不說,數據顯示,臺灣獸醫師有一半以上從事伴侶動物醫療事業,其次是公職獸醫師,再來才是經濟動物獸醫師,至於,經濟動物獸醫師又以從事豬隻獸醫服務為最大宗,約有250位獸醫師,每人擔負2萬1,514頭豬,家禽獸醫師短缺最嚴重,只有88位,每位獸醫師約擔負109個養禽場診療工作,每人擔負120萬9,432隻家禽,其次是草食動物獸醫師,每位獸醫師約擔負91個畜牧場診療工作。

總之,高達15則的時事新聞箴言化,背後所實有的是從臺灣島內到地緣政治、從疫情火熱到後疫情善後、從政治到經濟或其它以及從法令到典章等生活序曲,對此,多些達觀來看待從「COVID-19」到「後疫情社會」的生活樣態和世間百態,至於,糾結於『個體(蘋果)-制度(木桶)-環境(製造商)』所顯現出來的這些整體社會事實(holistic social fact),更是說明: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它隨時在做改變。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