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前情提要:
臺北市第十八屆「公車友善心運動」頒獎典禮於10月15日舉行,主題「安全乘車幸福相伴」強調駕駛長與乘客共同營造友善文化,現場多位獲獎駕駛分享暖心故事,其中一段「為了孩子不能錯過這班車」的雨中場景,更是惹人鼻酸。
獲表揚的台北客運吳維祈駕駛長回憶,一場滂沱大雨中,他遠遠看見一名母親背著孩子、撐著雨具吃力奔向公車站。原本車門已準備關閉,他見狀仍選擇耐心多等一分鐘。該名母親氣喘吁吁地上車後道謝說:「我不能錯過這班車,孩子還等著做治療,謝謝你等我們。」,這句話讓他深受觸動,也提醒自己每一次停靠、每一次等待,對乘客而言都是重要的日常片段。
………………………………………………………………………………
在一片繁忙的森林裡,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動物,他們每天依靠一輛名為「友善巴士」的公車,來往於森林的各個角落,這輛巴士是由一隻名叫「溫心」的大象駕駛,他總是以耐心和溫暖的態度,對待每一位乘客,這也讓溫馨的巴士,不僅只是交通工具,更是連結森林居民的情感橋樑。
第一幕:雨中的奔跑
一天,森林中突然下起了滂沱大雨,小鹿「奔奔」急匆匆地背著她生病的小鹿寶寶,艱難地在泥濘的道路上奔跑。雨水模糊了她的視線,但她心裡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趕上友善巴士,才能讓寶寶看得到醫生!”
當她終於氣喘吁吁地來到巴士站時,發現巴士的門已經準備關上。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溫心大象從後視鏡中看到了奔奔的身影,他立刻停下動作,耐心地等了一分鐘,奔奔媽媽終於爬上了巴士,滿臉感激地說:“謝謝你等我們!寶寶還等著治療,如果錯過這班車,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溫心微笑著說:“別擔心,每一位乘客的旅程對我來說都很重要。”,這句話讓車內的其他動物也深受感動,他們紛紛給溫心投以讚許的眼神,雨水雖然不停歇,但車內卻洋溢著溫暖的氛圍。
第二幕:關懷的力量
隨著巴士繼續行駛,雨勢依然未減。在下一站,一隻母猩猩推著沉重的嬰兒車正努力爬上車門,看到這一幕,溫心竟然主動從駕駛座上起身,用鼻子幫助母猩猩把嬰兒車抬上來。他笑著說:“我也有小象寶寶,知道照顧孩子有多不容易,能幫就幫吧!”
車上的乘客們為溫心的行為鼓掌。一隻年長的烏龜感慨道:“『溫心』真是我們森林裡最溫暖的夥伴。”,母猩猩則感激地回應:“謝謝你,這讓我覺得自己不是孤單的。”
這樣的行為不僅彰顯了溫心的友善,也表現出人群服務的「互助文化」概念,溫心的行為可以促進乘客之間的情感聯結,讓大家在困難的時候,感受到彼此的支持,就如同雨中的陽光般,照亮了每個人的心。
第三幕:迷路的小狐狸
就在這一天的最後一班車次中,溫心司機又遇到了一隻迷路的小狐狸,小狐狸看起來驚慌失措,眼神中充滿了無助。溫心停下巴士,耐心地詢問他發生了什麼事。得知小狐狸與家人走散後,他立刻聯絡了森林警衛隊,並安撫他說:“別擔心,我們會幫你找到家人的。”
果然,在大家的幫助下,小狐狸順利與家人團聚,臨別時,小狐狸感激地對溫心司機伯伯說:“謝謝你,不僅帶我回家,還教會我什麼是真正的友善。”
這一事件體現了社會心理學中的「社會支持」理論,溫心的行為,不僅解決了小狐狸的困境,還在社會中傳遞了友善的價值觀。
第四幕:善意種子的影響
這個故事在森林裡傳開後,每一隻動物都對溫心充滿了敬意,他們不僅學會了感恩,也開始在自己的生活中,實踐友善與互助。小鹿奔奔後來成為了森林醫院的一名志工,經常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動物;母猩猩組織了一個「森林媽媽互助會」,讓更多母親能夠得到支持;而小狐狸則是成為了森林警衛隊的一員,專門負責幫助迷路的小動物。
這些故事告訴我們,每一個微小的善意舉動,都可能在社會中產生巨大的影響力,就像溫心大象公車駕駛一樣,他的耐心與體貼,不僅改變了乘客的一天,更改變了整個森林的文化。
第五幕:當前社會的反思
在當前台灣地區,公車駕駛的溫馨情事件層出不窮,這些事件不僅反映了駕駛員的專業素養,更彰顯了社會對於友善文化的重視,這些事件的背後是交通與服務的深刻交織,駕駛員的行為不僅是個人選擇,更是正向社會文化的具體顯現。
此外,還可以有相關策進作為和行動計畫:
1.推廣友善文化的認知教育:在學校和社區中舉辦關於友善與互助的教育活動,例如角色扮演或體驗課程,讓孩子們從小學會尊重、感恩和利他等認知行為。
2.提升服務培力的效能訓練:針對公車駕駛員或其他服務業人員,設計專業培訓課程,以強化他們對乘客需求覺察的敏感度。
3.建立獎勵表揚的分享機制:定期舉辦「友善服務獎」,表彰那些在工作中展現出卓越服務精神的人員,藉此激勵更多人參與。
4.全社會支持的系統建構:設置更多支持性設施,例如無障礙車輛、優先席等,讓有需要的人能更方便地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5.數位互動的對話平台:建立線上留言平台,讓乘客可以分享自己在乘車過程中的正面經驗,藉此進一步增強駕駛員與乘客之間的情感聯繫。
後記:
「友善巴士的故事」不僅是一個寓言,更是一個呼籲,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改變的一部分,透過小小的善意行動,讓全社會變得更加溫暖。誠然,友善的力量能夠改變一個社會的文化,而每一位公民,都是這場變革的推動者,來讓每一次的乘車經歷都充滿溫馨與感動,每一次的旅程也都成為生命停、看、聽的一場美好回憶。
請記住: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友善是一種力量,它能帶來改變,也能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本文的撰寫構思取材三立新聞網,2025.11.15:「『不能錯過這班車!』母大雨中背孩狂奔趕治療…公車駕駛長1舉暖爆」)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