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2025年11月4日,執政黨立委在立法院提出《轉大人ETF》的提案,建議由政府為0至10歲的孩子每月存入新台幣4,000元,同時,要求家長也投入相同金額,此一提案的用意旨在於讓孩子在滿18歲時,擁有約100萬元資金的第一桶金,幫助邁向成年時有更多的選擇與可能性,然而,該項試圖以台股的年化報酬率為基礎,以促進資金增值的指數股票型基金提案,可行性及其可能的挑戰,仍需深入探討。
誠然,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變遷,青年的財務壓力日益增加,尤其是在房價高漲、教育成本上升的環境條件底下,年輕人面臨的經濟挑戰,愈加艱巨,根據官方統計顯示,近年來臺灣年輕世代的失業率除了位居高水位外,許多青年在進入職場後,更因為低薪的薄利就業而難以積累資本,如此一來,該項的《轉大人ETF》提案,便在此結構性的時空背景下,應運而生,期望透過制度化的儲蓄計畫,能夠有效協助年輕人建立財務基礎和紓解其財務壓力。冀此,積累第一桶金之於對的目標,要如何嫁接在對的手段方式、對的切入時間點及其對的配套措施,這也讓《轉大人ETF》的提案,有其進行通盤性檢視之必要。
事實上,為了使《轉大人ETF》的提案更兼具可行性,以下幾項的改善對策及其批判性反思,係屬必要,這其中包括:
(一)政策制定與宣傳:政府需加強對於該計畫的觀念宣傳,來讓更多的家庭了解其意義與益處,連帶地,如何針砭生養幼齡子女的家庭動力,使其得以穩健運作,這部分所攸關到生養政策及其諸多的配搭措施,將會是關鍵的癥結所在,畢竟,每一位幼童4,000元的相對提撥金額,意指的是幼童的背後所關乎到穩定就業、所得維持和家庭支持等基本提問,遠地不說,《轉大人ETF》的設定金額(每月新台幣8,000元,由政府與家長各負擔一半),對某些經濟弱勢家庭而言,會是一項沉重負擔,這不僅可能造成政策參與的不平等,也進一步會擴大社會階層之間的差距。
(二)財政支持機制:建立穩健的財政支持機制,以確保每月的存款能夠持續進行,並考慮引入私人部門的資金參與,換言之,除了如何追求獲利點的樂觀以待外,更要有設置停損點的保守看待,特別是從出生開始強制性儲蓄的中長期布建,更是不能漠視這段期間,所可能存在的各項干擾變異因子,更遑論於臺灣近年來公共債務逐年攀升,若要長期支撐此一轉大人ETF政策的巨額支付,需要嚴肅考慮其對於財政可持續性的衝擊影響。
(三)教育與輔導:針對參與的家庭提供理財教育與輔導,以提升家庭的財務管理能力,來讓孩子在未來能夠適切使用這筆資金,如此一來,正本溯源之道,更是要回歸於〈家庭教育法施行細則〉裡所涵蓋親職教育、子職教育、性別教育、婚姻教育、失親教育、倫理教育、資源管理教育、多元文化教育、情緒教育以及人口教育等認知教育,如何得以被有效建置和積極推動,特別是跨年齡的所有世代及其應該要被提升的財務素養。
(四)監督與評估:設立專門機構對於該計畫進行監督與評估,以確保資金的運用透明且有效,這部分的儲蓄治理、資金管理以及相對應的權責關係,均有操作性界定及其數字上可管理性之必要,況且該項提案假設過度依賴金融市場作為資金增值手段,從而忽視了市場波動性所可能帶來的不確定性風險,如遇到經濟衰退或股市低迷,資金增值目標除了無法達成外,甚至於可能會導致資金縮水。
總之,儘管《轉大人ETF》的提案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也面臨到諸多挑戰,像是:政府的財政狀況,是否足以支撐這樣長期的支出計畫?如何確保這一計畫不會因為經濟波動而受到影響?是否所有家庭都能平等受益於此計畫?針對經濟弱勢家庭,能否考慮提供補助或減免措施,以降低其參與門檻和確保政策公平性?此項提案是否能夠真正解決青年世代所要面臨的結構性問題?以及即便成功累積所謂的第一桶金,但依舊缺乏穩定就業機會與合理薪資結構支持,年輕世代又是否得以成功擺脫財務困境?
准此,《轉大人ETF》理應被視為指是一項輔助性政策,而非用來解決青年經濟壓力的根本方案;連帶地,《轉大人ETF》的提案固然是一項兼具創新意義的社會性投資政策,但是,政策的成功實施,尚須考慮到包括政策設計、財政支持、家庭參與、監督機制、風險管理、社會公平等多方面因素,特別是面對未來的財政懸崖危機,尤須謹慎評估和制定相應的對策,以確保能夠真正造福社會。
(本文的撰寫構思取材Yahoo新聞網,2025.11.05:「立委提案『轉大人ETF』政府每月幫0~10歲童存4000元」)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