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在青少年死因中排行第二,我國一一○年青少年自殺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四點五人,一一二年上升至每十萬人七人。教育部校安資料顯示,部分兒少從幼兒園起就有自殺、自傷傾向,國小時比率更高,為此,衛福部心健司明年起將分析自殺身亡兒少指標個案,盼找出癥結點。

立法院厚生會昨天舉行兒少權益專家會議,關注兒虐、兒少自殺等議題。台大社工系名譽教授鄭麗珍表示,長久以來,年長者為自殺高風險率,近年來政府提供長照、高齡者關懷等社福資源,自殺率逐漸下降,反觀兒少自殺率卻仍在上升波段,社會各界應謹慎面對,重視問題嚴重性。

近年來,兒少自殺率高且逐年成長,十五歲以下兒少的自殺通報人次從二○一九年的七九九一人增至二○二三年的一萬三二四四人,十四歲以下者則有三三六五人,國小學童的自殺通報數量在六年內飆升十倍。

立法院厚生會兒少權益委員會召集人林月琴表示,兒少自殺率往上升高,部分學童竟從幼兒園起就有自殺、自傷等傾向、意念,到了國小比率更高,政府應全力防堵,進一步分析兒少自殺的背後死因。

對此,衛福部心健司代理科長詹岱華表示,欲回溯自殺兒少個案死因,涉自殺者遺族保護問題,不可不慎。衛福部著手分析完整自殺遺族資料,希望透過服務過程中釐清自殺兒少生命軌跡。另委託各縣市自殺防治中心訂出標準關懷流程,預計在一一五年首度針對指標性個案,辦理「質性死因回溯調查分析」。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建議,除回溯分析自殺兒少死因,質性調查還應擴及「自傷」個案,分析後始能了解兒少個人心理、精神健康議題,進而改善政策、制度面等結構問題。此外,現行法規規定,死因回溯執行對象為六歲以下兒少,籲盡快修法,擴大死因回溯年齡,讓自殺兒少死因回溯制度化。

為預防青少年自殺,衛福部另設置「謝謝你跟我說」線上文字協談服務。詹岱華表示,盼藉線上文字對話,讓青少年抒發情緒困擾,由教師提供情緒支持服務,截至九月底,服務逾三千人次,使用者多為十三至廿九歲族群,逾九成認為服務有所幫助,為此,衛福部明年已增加一倍預算,用於提升文字協談服務量能。(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5.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