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閃兵持續延燒,藝人陳柏霖、修杰楷、棒棒堂小杰、Energy書偉及坤達遭拘提,引發關注。時事評論家、醫師沈政男說,兵役體檢流程太鬆散,藝人閃兵只是冰山一角,數目恐大到難以處理,更點出不想當兵最大病因就是「沒有光榮感」。

沈政男指出,2021年10月「華爾街日報」曾批評台軍缺乏訓練,只被徵召去做拔草等瑣碎工作,甚至有些預備役軍人服役期間從未開過槍;幾天前有南韓媒體引用恥笑,台灣軍隊武器落伍,人員是「草莓兵」,素質糟糕。

他進一步表示,這就是近年來各國媒體對台灣軍隊的評價,藝人閃兵還登上了韓媒「東亞日報」;而「連草莓兵都不想當,只想吃草莓冰。這就是台灣。」至今,台灣人仍普遍不想當兵,能不當就不當,有管道能弄到不用當兵,自然就去鑽營。

台灣社會對藝人閃兵反應是「南韓藝人以當兵為榮」,但國人不像南韓,弄個國產品牌車被笑是冰櫃,說黨國企業,盼川普最好把台灣進口車關稅降到0。在台灣什麼叫愛國,版本太多了,「根本不知為何而戰」,大家怎麼高興、光榮去當兵。

沈更痛批,國防部長顧立雄說「要修改體位」,根本文不對題,問題在「兵役體檢流程太鬆散」,是否有醫療單位或人員涉入?偽造診斷書?當槍手?而兵役體檢是治軍的一環,難怪台灣軍隊被外國譏笑,沒辦法打仗!

而藝人閃兵只是冰山一角,到底有多少役男涉及違法逃兵,數目恐大到難以處理,因此等風頭一過就不了了之;又為何不想當兵,他直言最大病因就是「沒有光榮感」,年輕人有愛國心,當兵變榮耀就不會閃兵;若有人閃兵,也會被社會唾棄。

只是原本青年節、國慶日、光復節是最方便鼓舞青年愛國心的節日,可以用抗戰、打敗本日人等史實故事鼓舞愛國心,讓青年體會從軍報國的光榮感,但政府做了什麼?也因為政府這幾年過度左傾,價值體系早已被執政者搞亂,這就是台灣。(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