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教師節,卻有近百名教師前往教育部抗議校園濫訴,全教總更公布「教師節教育施政意見調查表」,選出教育部應立刻停止的五大政策,其中九成七的教師要求立即停止「無差別受理」的校園投訴機制外,校外導護、雙語政策也被列在希望停止的政策之一。
對此,教育部僅重申,將在今年底前,針對校事會議提出精進方案,包括限制匿名檢舉等。
全教總昨公布「教師節教育施政意見調查表」,總計逾一點一萬名教師填寫。調查顯示,有百分之九十六點七的教師,要求廢止的「無差別受理校園投訴機制」,其次是校外導護、教師缺額轉嫁現場超鐘點、校園愛心球以及雙語政策。
此外,針對幼教的「幼兒園廉價延長照顧」與「教保人員十八小時假日無休研習」也均獲六成教師勾選。
基層教師直言,現行的校事會議基本上已經算是預設老師有罪,校外導護則是讓老師淪為馬路上的交通指揮,權責不符,雙語政策則淪為犧牲學科內涵的「雙語展演」,讓學生的學習流於表淺。
中興大學資工系退休教授廖宜恩感嘆,過往老師是有尊嚴的職業,但現在的老師沒有尊嚴也沒有平等,只要扣上不適任教師的帽子,就會名聲掃地。
宜蘭縣教師職業工會理事長蕭家怡則說,老師在教學現場已經被當成超人,在繁忙的庶務與教學活動中,還要兼顧資訊設備維護、甚至擔任午餐秘書,一整天的時間,還有多少心力留在教學?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表示,調查顯示台灣教師面臨行政負擔過重、薪資偏低及投訴機制濫用等問題,呼籲教育部在十月五日的「世界教師日」之前,應透過函釋導正校事會議大小案都辦的現況,除非教師行為達解聘、停聘、不續聘標準,否則不可再輕易啟動調查。(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5.09.29)
留言